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绍兴纺织业“国际化”升级

卫敏华

来源: 发布时间:2006年03月30日

  绍兴越来越近了,公路旁一块中国轻纺城的展示牌勾起记者的一段回忆。2005年10月22日,第6次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在南通举行,绍兴市长张金如发言时,对绍兴纺织业的忧虑之情溢于言表。当时正是绍兴纺织业受欧美国家“反倾销”、“特保”、“设限”等影响,外贸订单大幅减少、市场成交额有所回落的第三季度。如今半年过去了,经历大起大落的绍兴纺织业,雄风安在?

  经历起落勇立潮头

  记者向绍兴方面调取了相关统计数据:2005年秋季以后,随着轻纺城经营品种的更替,外贸政策的明朗化,销售渐归正常,并开始持续增长,年终盘点时实现总成交量27.338亿米,成交额276.274亿元,分别比上一年上升6.79%和7%,保持了平稳增长的势头。记者了解到,在绍兴“十一五”规划中,纺织业仍将作为绍兴经济发展的重点,被赋予在工业经济上占领高地、拔得头筹的厚望。

  但这并不说明,张金如市长的忧虑就是多余的。近年来,纺织全行业的发展碰到不少新矛盾,这对于纺织品产量、销售、利税占全部工业经济的一半以上、出口60%以上的绍兴市来说,怎么可能不产生负面影响呢?这让人急切地想知道,善于“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绍兴人是如何应对的。

  攥紧国际化拳头

  绍兴市委书记王永昌在接受采访时给出了答案:“纺织是绍兴的拳头产业之一,离开了国际市场是不行的;这些年的发展证明,绍兴纺织业之所以能一直立于不败之地,就是因为不断开拓国际市场。”

  不错,绍兴的3700多家企业中,有外贸进出口权的就有3000家左右,实际进出口的有2000多家,“卖到全世界”是绍兴经济的大雄心、大气魄。今年2月15日,投资3.5亿、建筑面积15.8万平方米的国际贸易区正式建成开业,这是摸得着的“国际化”,而开通一年多来吸引14万会员注册、日访问量以百万计的“网上轻纺城”,则是虽“摸不着”但同样真切的“国际化”。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轻纺城传统的现货交易方式,正在受到电子商务的挑战。为增强专业市场的国际竞争力,适应新经济的发展,提高绍兴纺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必须“擦亮”绍兴纺织企业的“网上招牌”。“什么叫国际化,国际化就是让所有需要各种面料的人,在这里能方便找到他想要的面料。很重要的是,你必须把信息告诉别人。”中国轻纺城市场公司的周会良总经理说。

  信息化带给要素市场的配置调节作用是显著的。“网上轻纺城”可以“永不打烊”地招徕电子商务,目前,中国轻纺城已有4086家布商组成了网上销售平台,年交易总额达1.2亿元。虽说这1.2亿在中国轻纺城全年成交额的267个亿中还不足百分之一,但93%的增幅分明让人看到一支向“国际化电子商务”快速进发的轻骑兵。

东方网-文汇报       吴越

'

1  
阅读数量(21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