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对输美配额招标的几点看法

卫敏华

来源: 发布时间:2005年12月09日

  2006年度输美纺织协议产品(简称配额产品)第一次公开招标将于12月6-8日进行,为帮助出口企业理性投标,本文就本次招标的基本情况、相关数据和因素做一些简单分析,供广大招标企业参考。

  几大因素影响招标1.协议总量和分配总量是影响招标的最重要因素。

  首先,出口接单情况决定出口配额的供求情况,进而决定配额的价格水平。美国是配额取消后我国最具潜力的主要出口市场之一,尽管目前对美出口已占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17%,按我国现有产能和出口能力,中美签署的21大类产品协议数量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口。

  21大类协议产品数量比ATC阶段有了大幅度提高,2006年协议数量是ATC时期的3倍左右,服装类别相应更高一点,338/339、340/640、345/645/646、347/348、352/652、638/ 639、647/648等七个最常规和最热门类别的协议量增加到2004年协议量的4.7倍以上。协议数量的大幅度增加,必然缓解配额的供求关系,投标价格必然有相当幅度的下降。

  其次,按业绩无偿分配比例占70%,对配额中标价格也将产生较大影响。部分企业由于具有一定的协议产品基数,参与投标就更为理性,不会以高价投标,万一不能中标,还可以从市场上进行调剂和第二次招标;也有企业会因为有了相当的协议产品基数做保障,为抢占市场份额或确保出口订单所需的数量,用较高的价格进行投标,尽管高价中标,但该协议产品的综合平均价格水平仍然较低,如第一次输欧EC20、EC39的公开招标就是如此。

  2.招标企业数量大增是导致非理性投标的主因。

  以往的纺织出口配额招标参与企业只有几千家,但此次具有招标资格的企业达28296家,是2004年度的至少7倍以上;特别是增加了大量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共计23771家,是国有及参股企业数的7.1倍。招标企业的构成变化,必然引发更多的不确定性:一是大部分招标企业第一次参与招标,对招标的规则和风险有一个认识的过程;二是参加招标的企业太多,中标价格有可能高出企业实际承受的能力;三是招标中企业之间互相攀比,会逐步将价格推高。

  3.周边国家出口成本的影响。

  我国纺织出口的优势并不单单体现在劳动力成本上,主要是综合成本优势,其中包括:运输、物流、结算、交期、质量等方面,如果这些优势不足以抵消我国出口环节增加的成本,就必然导致出口订单的大量转移。周边国家有两个因素值得关注:一是无出口配额成本;二是因其纺织业的快速发展而导致的成本下降。

  对第一次输美协议产品公开招标的分析1.中标率是决定中标价格水平的最关键因素。30%的协议产品数量用于招标(相当于原ATC时期年度数量),实际上是不小的数量,但由于增加的企业数太多,理论的上中标率不高。从数据分析看,21大类协议产品的理论中标率差异较大,最低为4.45%、最高达32.4%。

  但对中标产生实质影响的是实际中标率,要知道实际中标率,最重要的是要知道确切参与投标的企业数,近3万家企业具有投标资格,但真正参与投标的比例不会超过50%,因此,理论中标率大于15%的产品,其实际中标率应该是很高的,其实际中标价格会更加理性。

  2.具有最高档和次高档投标量的企业分配量与投标量的关系影响中标价格水平。

  具有招标资格的企业中,最高档和次高档投标量的企业是该类别出口的主力军,这些企业协议产品的缺口数量直接影响中标价格,其原因一是这些企业具有一定的协议产品基数;二是这些企业均是大中型纺织出口型企业,企业的规模效益和产品档次都相当较高,具有一定的成本消化能力。

  如:338/339类别最高档与次高档投标量企业568家,分了62%的配额数量,其可招标量占实际招标总量的102%,中标价格会理性得多;363类别最高档的12家分了36%的配额数量,其可招标量占实际招标总量的比重达到65%,其次高档企业的161家企业分了49%的配额数量,其可招标量占实际招标量的比重达到260%,这样的分配结构和招标结构,必然会引起投标企业在招标过程的非理性投标,中标价格偏高是必然的。

  3.出口产品单价也是中标价格水平的关键因素。

  按以前年度招标数据和配额价格数据,一般来说,输美配额的实际价值占其出口单价的幅度为5%-30%,平均水平约在15%。如果中标价格占出口单价之比大于30%,应该说配额价格是严重背离其价值的,不仅会给中标企业带来极大的风险,同时也会大大削弱出口接单的能力。

  从防范风险的角度保守来说,考虑到仅有我国的纺织服装出口有配额限制,相比较而言,服装类别的中标价格不应大于其实际出口单价的15%;纺织类别不应超过其实际出口价格的5%。例如,US638/639平均价格为70-8 0美元/打,若中标价格为7-8美元/打,则风险系数可能较小。

产经网-中国纺织报     樊敏  

'

1  
阅读数量(109)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