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专家:输美纺品重回“配额时代”

卫敏华

来源: 发布时间:2005年11月07日

  针对中美两国就纺织品问题达成初步协议的报道,商务部上下“封口”不许透露任何谈判消息,但接近商务部的消息人士向本报透露,11月2日谈判宣布结束后,商务部官员并未返京,而是仍留华盛顿就一些细节问题继续进行磋商。此间政府部门专家认为,看来中美双方在原则上都作出了让步,中国纺织业将赢得未来3年稳定的贸易环境,美国商人将可放心下单了。但接下来中国政府将就拿到的配额度进行分配,中国纺织业又回到了“管理型贸易”的“配额时代”。 据悉,此次谈判的重点仍集中在增长基数、增长率、限制范围及年限等4方面。报道透露的初步协议并未涉及增长基数和设限范围的内容,专家预测,限制产品应该有10余种,增长基数应该至少包括今年初取消配额后的前几个月。

  商务部禁透露谈判消息

  此间接近商务部的消息人士向本报透露,11月2日谈判宣布结束后,商务部官员并未返京,而是就一些细节问题继续进行磋商。而商务部亦从上到下“封口”,任何人不许向外界透露有关谈判的消息。

  商务部官方在接受媒体查询时表示,如果谈判有任何结果,商务部的官方网站一定会发表公告,并称中方的态度一直很明朗,那就是决不接受任何损害中国利益的协议。“最后总要有一个协议的”,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在公开场合回答记者有关中美纺织品问题时亦语露玄机。

  美商将可放心下单

  就此,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新闻发言人孙淮滨对本报表示,从谈判达成的初步协定上看,中美双方都在原则上进行了让步。中国原本一直坚持协议只能到2007年。

  而美方则在允许中国纺织品和服装每年的进口增加比率上作出让步,没有坚持早前的每年平均递增7.5%,而是同意2006年增加8%至10%,2007年增加13%,2008年增加17%,美国原本希望维持年增率7.5%左右,也是让步了。

  孙淮滨说,虽然仍然受到数量限制,但比起美国动辄进行单边特保设限,协议达成使得未来3年中国纺织品对美国出口的确定性、可预见性增加,从而赢得了稳定的贸易环境。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部主任赵玉敏亦认为,相比受到数量限制而言,不稳定的贸易环境对中国企业的损害会更大,美国进口商不敢下单,中国企业不敢接单,也无法安排进料、生产、出货等环节,生意会更难做。

  但赵玉敏亦指出,中国加入WTO后本应享受贸易自由化,但却遭到美国单方面对纺织品的限制,从而又回到“配额时代”,这对中国纺织业来讲是一个倒退。因为接下来,中国政府就要对拿到的配额度进行分配,并形成一种分配配额机制,中国纺织业又回到了“管理型贸易”时代。

凤凰网

'

1  
阅读数量(84)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