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世贸的发展出了什么问题

卫敏华

来源: 发布时间:2005年10月28日

  世贸的成立是希望建立一个以共同法规为基础的世界贸易秩序,改变第二次大战结束以来,在关税贸易总协定之下以双边贸易谈判为基础的贸易制度。但是,世贸成立以来,不仅没有达到这一目标,反而保护主义盛行。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世贸的谈判方式,实际是由大国控制的。香港主办这次部长级会议,也要深入地认识世贸问题的本质,才能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今年世界贸易组织刚成立了十年,香港作为第六次部长级会议的主办地区,本来是很有意义的事,可是大家都为会议期间非政府组织及对立者可能造成的示威、甚至破坏场面而弄得很紧张。政府有关部门更是严阵以待。为什么“世贸”会议会引起那么强烈的反应呢?我们应该对“世贸”的态度应该如何定位呢?工商科技局局长曾俊华先生很努力地工作,希望这次会议能够达致成果,能通过一份香港声明,以在“世贸”发展史上留名。

  配额制扭曲世贸秩序

  “世贸”的成立是希望建立一个以共同法规为基础的世界贸易秩序,改变第二次大战结束以来在关税贸易总协定之下以双边贸易谈判为基础的贸易制度。在“关贸”的四十八年历史期间,关税及非关税配额不但没有减少,而且不断地增加,而且发达的贸易大国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设立很多限制,以很多藉口实行保护主义,例如“市场破坏”等。而配额制一直使世界贸易秩序造成扭曲。

  1995年,当“世贸”正式成立时,便按“乌拉圭回合”定下的议程大纲进行会员国之间的谈判,以求取得共识,包括关税、非关税贸易障碍、自然资源、纺织制衣、农业、反倾销、补贴、知识产权、投资、排解贸易纠纷、服务等等。而“世贸”比较“关贸”关注的范围也大为扩大,除了有形贸易之外,又包括服务贸易及知识产权两个范畴。

  在有形贸易方面,“关贸”及“世贸”依从自由贸易的主张,以“非歧视”为原则,在“关贸”时期,“最优惠待遇”条款使成员国之间有较公平的贸易,但是,非会员国的加入则很不容易。到了“世贸”,以“国民待遇”取代“最优惠待遇”条款,使国际贸易商品与本国产品平等竞争,是进一步接近自由贸易。

  “世贸”成立后,首先要消除的是造成市场严重扭曲的非关税贸易障碍,只是在纺织及制衣产品则到2005年1月1日才取消。问题是在贸易大国的压力下,这个目标也未能达致,中国便在谈判“入世”时,在美国的压力下要放弃这个权利,到2008年再检讨。

  大国主导世贸谈判方式 

  “世贸”谈判的方式实际是由大国控制的,因为它是基于若干大国政府间的双边谈判,取得所有会员国的共识,才能成为“世贸”的决议。因此,当美国为了保护其极无竞争力、比例上很小的纺织制衣业时,便能置身于自由贸易下各国作出产业结构重组的压力之下;同样,美国和欧盟也保护着他们没有竞争力的农业。

  反之,中国和很多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却要对其他国家开放,以糊口为主的农民却要面对外来的冲击!然而,在其他两个领域,服务贸易及有关产权方面,发达国家却占尽优势,发展中国家、小国及最不发达国家在整个制度内是很吃亏的(有关情况下次再谈)。就以这些事例,就足以说明“世贸”谈判的规则并不是公平的规则,很多会员国对“世贸”不满是很有道理的。

  目前、很多地区性经济组织成立就是为了取得更大的谈判权。至于非政府组织的崛起,在很多国际会议上争取发言权,正是因为很多国家的政府在“世贸”谈判中使他们面对不可逆转的命运被迫出来的。虽然“世贸”已经增加了透明度、也展开了对话,却未能为他们解决问题,看来“世贸”要加入及加强其“以民为主”的精神和谈判机制,才能改变人们对其制度的抗拒。香港主办这次部长级会议,也要深入地认识“世贸”问题的本质,才能采取正确的措施。

香港文汇报

'

1  
阅读数量(90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