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中美纺织品争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来源: 发布时间:2005年10月19日

  中美纺织品第六轮磋商未达成任何协议,对此,中方表示不会签署任何有损自身利益的协议,而美国首席纺织品谈判代表斯布纳在第六轮磋商前夕也指出,美国绝不会接受不利的协议。双方在这一问题上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强硬姿态。

  分析人士认为,此次中美双方未如第五轮谈判时一样,延长谈判时间,显示双方所存在的分歧严重。岂只是严重,从美方事前采取的措施和事后发布的公告来看,简直是赤裸裸的威胁。在第六轮谈判前夕,美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CITA)一方面于9月30日宣布再次推迟对针织布等4种我输美纺织品做出是否设限的决定至11月30日,另一方面又于10月5日宣布同意考虑业界提出的对我输美棉制衬衫等9种正在受限纺织品的“重复设限”申请和计司布等4种纺织品的新设限申请。而根据世贸组织《中国加入工作组报告书》242条款的规定,对每类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特保措施只能使用1次,并不得超过1年。美国的这一做法,无疑是无视国际准则的霸权倾向。在事后的公告中,尽管美方表示其总体目标仍然是找到一个能够进一步稳定纺织品贸易的长期性解决方案,但又说,根据中国入世协议,美国有权在市场受到破坏或者受到破坏威胁时采取保护措施,而且今后也将继续这么做。由此可见,这根本不是谈判应有的态度。

  中美纺织品在各自国家虽然都很重要,但重要程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在美国,受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纺织业已退化为夕阳产业。但在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是主要的传统产业,纺织品也是最具比较竞争优势的大宗出口产品。可以说,纺织服装出口对于中国的重要性,不亚于农产品对于美国的重要性。目前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国际依存度约在40%以上,如果剔除部分来料加工贸易,实际的国际依存度也在30%以上。另一方面,尽管失业问题在美国的纺织行业表现突出,但与中国相比,仍是小巫见大巫。据美劳工部的统计资料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美纺织业就业人数减少60400人。中国的纺织业直接就业人口达到1900万,如果将上下游产业包括在内,涉及就业人口将达1亿人。据有关部门的测算,中国服装出口若每下降1个百分点,全国服装生产就要下降0.5个百分点,并将会有3.6万人失业。美国和欧洲的特保措施至少使中国的纺织业下降了几个百分点,已使十数万人受到失业的影响。

  从上述比较来看,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本来无需为几双袜子和几件衬衫对中国大动干戈的,即使要谈判捞取好处,也应适可而止,无需像现在这样拖延很久,造成双输结局。美国的行径固然反映了其受国内利益集团的影响,而把贸易问题政治化的一贯做法,但也见出其无视中美经贸大局的短视。而后者其实是美国作为一个老牌帝国的傲慢所致。所以,要化解中美纺织品等贸易摩擦,一味退让可能不是办法。因为这样只能换来它更大的“贪婪”,所谓“得势不饶人”。这是有前车之鉴的。对于美国这种奉行霍布斯式实力政策的国家来说,最好的策略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当然,这需要自身也有实力,而且要冒中美经贸大局破裂的危险。中国虽然在总体国力上还不如美国,在双方的贸易上,对美国的依赖也大于美国对中国的依赖,但中国毕竟是世界第六大贸易体,且其增量产品和贸易对世界影响甚巨,而中美贸易本身对美国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我们拿捏好了美国的“七寸”,就不怕它不让步。

  那么,美国的“七寸”是什么呢?是农业。从中美贸易来看,中国实际上不但是美国最大的纺织品供应国,也是美国最大的棉花进口国,众多的美国棉农同样是中国纺织业发达的受益者。除了棉花外,中国手中可利用的牌还有纺织机械和辅料以及大豆。上一次的贸易战,中国就是依靠农产品的武器战胜了美国。1983年,中美爆发了纺织品贸易纠纷,这是迄今为止中美发生的惟一一次贸易战。中方在谈判危机时刻立即宣布自即日起暂停购买美国的小麦、玉米、大豆、棉花和杜邦公司的化纤,最后迫使美国让步。此次谈判期间,美方也“后院失火”,来自美国棉农、美对华投资企业、对华出口企业、零售商和消费者的反对声浪此起彼伏。特别是美棉花公司对中国的棉花出口受到了波及。这告诉我们,要善于抓住美国商业集团之间利益上的不一致,争取美国农业州参众议员支持我国对美包括纺织品在内的农业贸易。事实上,正因为担心中国手中的筹码,美国才不得不坐下来一轮又一轮地与中国谈。

  其次,向世贸组织提出上诉也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既然中国加入了WTO,就应该利用WTO的规则对美国提出反对。第三,延伸纺织品的产业链。这样做既可以进一步掌握服装出口的主动权,而且产业升值的空间很大,利润很高。最后,把蛋糕分出去一点,将订单向东南亚一带转移。总之,我们并不是没有筹码的。当然,问题是要利用好这些筹码。

  美欧对中国纺织品采取的种种限制措施,对其他国家和地区有着极大的示范性。据悉,已有65个国家的115个行业组织签署《伊斯坦布尔宣言》,要求世贸组织关注纺织品贸易一体化后中国的纺织品出口问题。另外,由54个国家的96个纺织团体组成的“纺织品公平贸易全球联盟”也极力敦促美国政府批准业界提出的限制中国纺织品的申请。所以,如果中国处理不好与美欧的纺织品贸易争端,将会极大地损害中国的利益。从这一角度出发,在中美纺织品争端中,我们一方面要保持平常心;另一方面,必须毫不动摇地维护中国的核心利益和尊严。

  

四川新闻网-厂长经理日报讯       邓聿文

'

1  
阅读数量(73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