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中美26日重启磋商 各界“看淡”结果

来源: 发布时间:2005年09月26日

  九月二十六日至二十七日,中美将于华盛顿就纺织品问题再次举行磋商。此次磋商已是双方就同一问题进行的第五次交锋。但从种种迹象来看,结果仍是扑朔迷离,各界预期不甚乐观。

  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在对前四轮磋商进行总结时曾表示,“双方观点在逐渐靠近,但在部分问题上仍存在原则性分歧”。

  美国纺织品和服装进口商协会副会长朱莉娅·休斯日前也表示,中美双方“分歧很大,而且态度都十分强硬,还没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谈判结果的看淡不仅仅局限在官方。事实上,在经历了四轮密集式“无结果”磋商之后,众多纺织品问题专家亦变得更加谨慎,很多人不愿对此轮磋商发表任何意见。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说,“现在不好说,只能等待谈判结果”。

  等待,似乎已经成为了磋商前的主旋律。因为现在谁也无法准确预测,中美这两个大国究竟谁会在“原则性分歧”上先做出让步。

  回首中美四轮磋商。前两轮,双方基本上属于“自说自话”,并未形成正面对垒,意见相距甚远;后两轮,虽然涉及到了一些实质性问题,“但分歧较大,很难达到技术层面的谈判”。

  即将展开的第五轮谈判并未承载过多的期望。因为迄今为止,尚有众多难解的“结”横亘在中美面前。

  首先是设限范围的分歧,美国在此问题上“咄咄逼人”,一味希望增加设限种类,而中国则坚守不让。其次是基准期的分歧,美方希望以二00四年一月一日到十二月三十一日为基期计算出口,而中方则坚持以二00四年四月一日至二00五年三月三十一日为基期,充分考虑取消配额后的出口情况。再次是协议的时效分歧。美方希望协议能持续到二00八年,企图给国内企业争取更长时间的保护;而中方则希望美方能“照章办事”,将终止时间定在二00七年。最后,还有增长幅度的分歧。

  九月五日晚,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在中欧达成协议后曾表示,“中美也将在近期内达成一致”。但是细细琢磨,中美想要跨过这一道道“原则性的坎”,难度还是相当大。而此轮司局级的谈判级别似乎也预示着离达成全面协议还有一定距离。

中国新闻网     俞岚

'

1  
阅读数量(79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