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关注出口国市场变化

来源: 发布时间:2005年08月01日

中国商品的主要出口对象国的市场的变化也是很值得关注的,特别是日本、欧美的市场。

必须注意当地的市场以及当地的消费者的消费观念的变化。例如以前是根据工资收入的多少,分成了在高级百货店购买高级品牌的消费层还是在折扣店收集廉价商品的消费层。市场根据收入的不同而被明确地细分化。然而这种趋势在这几年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举一个最近的例子,在美国,有一个由百货店起家的叫target的超市,对名牌设计师设计的服装以较低价格在超市里销售,赢得了在曼哈顿高档办公区工作的高级女性白领的青睐。以往的“自己有能力,薪水高,理应在高档店中购买贵的服装”,这种白领女性虚荣的消费观念已落后于时代了。衣服归根到底也就是日常消耗品,不再在乎身上穿的服装的售价是多少,而是服装本身,是质量。要是能用合适的价格,买到适合自己的服装的话,就再合适不过了。就这样,意识在发生着变化。

欧洲也一样,像西班牙的ZARA,以合理的价格,不断推出市场上流行时装,深受消费者的欢迎。消费者对购买的商品的穿着时间也在变短,不再追求那种常年在自己身上穿着爱穿的衣服的所谓艺术的衣服。再把眼光放到日本,“UNIQLO”用“衣服当作部件”的概念,以大进大出的方式大量提升对谁都是适合的,面向没有嗜好的大众的商品。不过在日本,由于过于追求实用服装的销售而造成原有的店铺失去魅力,衍生出新生的服装专门店。

当然在这样新的零售业态的发展过程中,它的供应者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可以说,中国的纺织产业近年在零售的新业态方面还没有成功。服装业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物美价廉丰富的劳动力的供给是重要的。同时,面料等原材料的迅速供给也是必要的。市场是在快速变化的,靠那些意大利艺术型纤维加工技术,及那些品质虽好但价格和交期没有竞争力的日本产品,是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即便是能抓住市场流行,或靠设计师的巧妙设计改变款式。最重要的还是货源的提供,中国的货源举足轻重。也就是说正是因为中国纤维产业的发展,日本、欧美的消费者能用合适自己的价格马上买到最新的时尚衣服。日本、欧美的消费者意识的变化从结果上讲正是中国支持的结果。一旦消费者在消费中得到了实惠,就不会再去买过去的那些价格高质量不好的商品了。由于配额的限制导致在市场上畅销的中国制品的数量会减少,消费者对物美价廉的中国货的需求和渴望呼声会越来越强烈,这个过程大概半年时间。所以我认为2006年的1月可能会取消限制措施。

中国纺织报

'

1  
阅读数量(121)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