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绍兴纺织集群阵痛中嬗变

来源: 发布时间:2005年07月04日

 6月11日凌晨,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在与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进行了长达10个小时的闭门会晤后表示,中国与欧盟已经就未来3年中国对欧盟纺织品出口的增长达成协议。差不多同一时期,浙江省绍兴县经贸局关于此次欧美对中国纺织品贸易设限影响的调查表明,被限制的敏感产品产量不到全县纺织产品的5%。根据综合评估,近期的贸易摩擦对绍兴县纺织业的影响约为4%;如果光是考虑美国单方面的因素,则影响仅为2.5%。但绍兴县县委书记徐纪平仍然无法打消他的忧虑。在去年11月举行的“纺博会”上,面对产能普遍过剩、产品档次偏低等问题,他就曾经用“前所未有”这四个字形容绍兴县纺织业将要在后配额时代面临的挑战。而今内忧未解,外患又至。6月中旬,记者漫步于这个纺织之城时,梅雨如期来临。这个一年一度的雨季要在江南盘桓一个月左右。

  纺织企业内外交困

  “绍兴县企业很多做涤丝,档次比较低,利润很薄。”绍兴县龙头企业天圣开发的国际领先面料,毛利率为百分之十几,那些做“大路货”的企业,利润都是可怜的个位数。“为了企业正常运作,微利甚至微亏的单子都不得不接。”属于纺织业中间环节的印染业是绍兴县纺织的拿手好戏。而今它的困境也有据为证:绍兴县经贸局今年3月份的情况汇报表明,截至2005年2月底,全县有印染企业181家,印染行业加工能力约为132亿米。但是,在他们为全县完成的225亿元工业总产值中,利润仅为区区2.43亿元,也就是说,绍兴县工业总产值的近20%,所创造的利润还不到5%。更要命的是,印染业约1/3的企业(64家)是亏损的,亏损额为1.52亿元。“怎么会不亏呢,”绍兴天圣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朱建农说,“绍兴县企业很多做涤丝,档次比较低,利润很薄。”天圣开发的国际领先面料,毛利率为百分之十几,那些做“大路货”的企业,利润都是可怜的个位数。“为了企业正常运作,微利甚至微亏的单子都不得不接。”原辅材料等成本上涨,也使企业的盈利水平下降。煤炭价格在2002年恢复到1997年水平,2003年比1997年价格上涨14.25%,明显高于其他工业品价格的上涨幅度。2004年以来,煤炭产品价格上涨幅度也高于全部工业品的平均上涨幅度和主要用户行业产品的上涨幅度。再以电为例。浙江大电网的工业电价为0.71元/千瓦时,由于缺电,大部分企业还需要自备发电。按照2004年的柴油价格,自备发电的成本为1.2元/千瓦时。今年上半年,国家调整了油价,企业自备发电的成本更高。绍兴市所辖的嵊州一纺织公司总经理王维扬告诉记者,他的企业自备发电成本要达2.61元/千瓦时。绍兴县经贸局的情况汇报称,煤价上扬使电厂供应染厂的蒸汽价格上涨,国际油价的攀升又使染化料及助剂价格大幅上涨。加上运费的上涨和因开工不足造成的平均财务、管理费用的增加,印染企业的成本“大涨”。而产能的过剩使业内不仅没能提价,反而有所下滑,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压缩到了极限。

  块状经济之今昔

  绍兴县县长冯建荣把绍兴纺织业的困难概括为四句话:机器先进了,操作跟不上;市场变化了,产品跟不上;规模扩大了,管理跟不上;环境变化了,经营跟不上。有句话他没有说,那就是:块状经济成气候了,但最具竞争力的品牌建设没有跟上在绍兴县纺织业遭遇的困境中,企业相互之间的压价竞争尤其惨烈,其根本原因就是产能过剩。小小一个县的纺织业,何以扩张到那么大的体量?绍兴县县长冯建荣说,“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乡镇企业发展史,在绍兴就是一部纺织工业发展壮大的历史。”当这一过程以产业集群的形式轰轰烈烈于彼时的江南大地时,其势不可挡是可以想见的。1980年左右,国家取消对化纤原料的计划限制,绍兴县的乡镇企业抓住这一机遇,完成了第一次飞跃。1988年10月,中国轻纺城在柯桥建立,催生了行业的快速发展。信息充分,物流成本降下来了,一大批企业围绕这一市场建立,逐步形成了印染、织造、化纤、服装等相互配套的产业链。“当时接的订单源源不断。”朱建农说,企业来不及做,就不停地扩大产能,有的还要外包一部分。2004年,绍兴县布的产量约35亿米,如果全部在本县印染也只能满足产能的26.5%,加上近一两年滨海、柯桥开发区等地新办印染企业的增多,本已相对过剩的印染能力,与加工量的矛盾日益扩大。县经贸局的人士指出,产能过剩使外商始终处于主动地位。由于在纺织业出口的鼎盛时期,企业做低端产品也能接到大量的订单,对于技术改造和强化管理自然表现出很强的惰性。前不久倒下的“绍兴县百虎”之一雄狮集团,前身是赫赫有名的绍兴线第三纺织有限公司。干了一辈子的老总戴仲明慨叹自己老了,没有跟上形势,“没注意调整行业结构,产品开发的成本又太高,包袱重。”绍兴县经贸局的人士告诉记者,三纺的倒闭根本原因是企业的管理模式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市场判断能力不强,反应比较迟缓。冯建荣把绍兴纺织业的困难概括为四句话:机器先进了,操作跟不上;市场变化了,产品跟不上;规模扩大了,管理跟不上;环境变化了,经营跟不上。有句话他没有说,那就是:块状经济成气候了,但最具竞争力的品牌建设没有跟上。

  坚定不移发展“母亲产业”

  冯建荣充满感情地把纺织业称作是绍兴的“母亲产业”,“绍兴不能没有纺织业,纺织业也不能没有出口”;“绍兴的纺织业如果没戏了,整个中国的纺织业就都没戏”绍兴市市长张金如认为,因为一时的困难而完全否定块状经济是“不公平的”。绍兴县自身更是从未想过要放弃纺织业。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县长冯建荣充满感情地把纺织业称作是绍兴的“母亲产业”,“绍兴不能没有纺织业,纺织业也不能没有出口”;“绍兴的纺织业如果没戏了,整个中国的纺织业就都没戏”。在绍兴县117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各类纺织企业4500多家,它们创造出全县GDP的40%,养活着十几万人口。2004年,绍兴县纺织品自营出口32亿美元,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量的20%;规模以上纺织品产值占全国同类产品15%;纺织品外销率48%,远销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历史的辉煌和现实的支撑,使得绍兴县坚定不移地选择了纺织业这条道路。县委书记徐纪平表示,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基础仍是纺织产业,要“只争朝夕”地促进纺织业的升级。而当企业纷纷觉醒,纷纷自觉行动励精图“变”之时,前景甚至会是乐观的。当地的龙头企业天圣公司,去年起就在逐步调整思路和战略,果断转向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他们开发的超柔软灯心绒,可以卖到40元/米,毛利率可达一般面料的两三倍。总投资3亿元的羊绒生产线也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投产后将达到1200吨(150万件套)的生产能力,年销售预计15亿元。他们还投资2亿元做防静电、抗辐射的功能性面料,销售翻倍,利润翻了两番。另一家老牌企业梅盛布业服装有限公司,更早的时候就转做了高档的麂皮绒。别人的布料只能卖七八元一米,它可以卖到60至70元。“新中天”、“永隆”等一批企业,还于近期积极展开绿色纺织品认证,提高产品档次,规避可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使企业在国际市场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冯建荣表示,绍兴县下一步要大力发展科技纺织、绿色纺织、品牌纺织和时尚纺织。这等于是为绍兴县纺织业的升级指明了大方向。

  政府出手积极引导

  现实已经毫不留情地给以前拼资源、靠跑量的发展模式亮出了红灯,政府也就坚决出手了。2005年的产业导向目录,总的原则就是不再鼓励搞“量”的扩大从“日出万丈绸”的唐朝至今,绍兴的纺织业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雨。反思前进中的曲折经历,现实已经毫不留情地给以前拼资源、靠跑量的发展模式亮出了红灯,政府也就坚决出手了。2005年的产业导向目录,总的原则就是不再鼓励搞“量”的扩大。最近,绍兴一个20万吨的涤纶丝项目刚刚被绍兴市政府“劝停”,理由是涤纶丝市场已经饱和,到市场上去买比自己生产还便宜。绍兴县经贸局建议,严格控制印染能力并逐步减少。政府必须禁止新批印染企业,限制现有企业扩大产能,对企业新购设备必须报批,在总量不变和技术升级的前提下才能引进新设备。同时鼓励印染企业转行,并对退出的企业给予一定优惠政策。县政府支持印染企业改行从事环保产业或新兴高科技产业,被淘汰后的企业,厂房拆除后盘活的土地可以改成商业用地,适当征收土地出让费,进行房地产开发。政府还加强了对纺织产业发展和产品出口的规范,从劳动用工制度、环保达标、照章纳税等方面,敦促企业严守法律和相关的政策法规。非纺织产业也日益受到政府的重视。今年1至5月份,绍兴县纺织业的数量投入下降了四到五成,而非纺织产业的投入则实现了超过100%的增长;在工业技术改造的投入中,非纺织产业占了大头,达70%,仅5月份就投入了17亿元。非纺织业的产值增长速度也超过了纺织业。徐纪平给绍兴县的产业结构所作的规划是“一主十大”,除了把纺织这一主业做精做强,绍兴县还将逐步把玻璃建材、汽车配件、塑料薄膜、皮鞋等产业做大。县经贸局的人士表示,外贸转型只是序曲,最根本的还是整个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金羊网

'

1  
阅读数量(984)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