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纺织品贸易争端并不可怕

来源: 发布时间:2005年06月06日

国际贸易本身就是对抗与妥协的游戏,要么不参与,要参与就要用积极的态度来参与,否则就只能得到更多的伤害。关于中国出口纺织品所起的争端,在上周有了趋于激化的态势。中国政府先以征收出口关税释放善意,后在协调未果的情况下以取消关税表明态度。中国政府的强硬态度使人们感到前所未有的紧张刺激,也让美国政府始料未及。 2005年全面取消纺织品配额,这给了中国扩大出口份额的机会,似乎是这轮争端的缘起。但实际上,纺织品贸易在此前一直是困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矛盾之一。即使发展中国家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争取到了这样重要的成果,贸易保护主义依然发挥着威力。 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火的灼热总会通过铁棒传到你的手心。参与到这游戏当中,每一方都会作出非常自然的反应。拒绝接受损害,或者把损害转嫁给他人。 事实上,自有国际贸易以来,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从来都没有完全分离过。他们是硬币的两面,互为对照,又互为因果。 自由与保护的主张在每一个国家都是相互并行,而又此消彼涨的,这全看他们的实力和地位。按照国际分工的理念,欧洲发达国家不具备中国所拥有的廉价劳动力,他们的资源优势应该集中在高技术产业。因此,理想的状态是,发达国家具有高科技优势,应该生产出口高科技产品,中国这样的具有人力优势的国家,生产纺织品这样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相互贸易,各取所需。 但这种理想的状态难以全部得以实现,大多数国家都像永远保有自己的优势,但同时也不放弃他们的弱势产业。尤其是在它看来它有办法来制约其他国家的时候。目前的这场纺织品争端,其实质正是如此。

国际贸易本身就是对抗与妥协的游戏,要么不参与,要参与就要用积极的态度来参与,否则就只能得到更多的伤害。 当美国商务部长古铁雷斯来到中国与我们展开更进一步的谈判时,我们所发出的明确信号已被正确接收和理解。如果新的谈判取得进展,中国的“强硬”态度也不会持续。想想“乌拉圭回合”在纺织品配额谈判中走出的一大步,或许我们可以对今天纺织品贸易磨擦的解决充满期盼。

'

1  
阅读数量(101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