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2004年纺织工业稳步增长

来源: 发布时间:2005年02月28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局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中心

2004年,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取得明显成效,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抑制,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我国纺织工业在国内外市场需求拉动下,深化改革,加快调整,进一步加大了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的步伐,继续保持了较快的稳步增长。

产业链保持健康发展 2004年,纺织主要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整个产业链表现出稳步健康的发展态势。

2000-2004年纺织主要产品产量比较(规模以上企业快报数据)年度化学纤维(万吨)同比增长(%)纱(万吨)同比增长(%)布(亿米)同比增长(%)服装(亿件)同比增长(%)2000694657191715947200182919.367006.432025.477776158.61200299119.6380214.5722712.4187724912.812003116117.1692815.802478.9298429112.202004142522.67109517.9329519.47118326620.22

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以及出口需求的拉动下,纺织工业整个产业链产销衔接良好,全年实现销售产值(现行价)15723亿元,产销率达97.61%,12月当月实现销售产值1679亿元,产销率达100.58%。

2004年,在国家严格土地管理,紧缩信贷等宏观措施影响下,纺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投资结构逐步优化。全年纺织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79亿元,同比增长30.2%,增幅比上年回落43个百分点,比全国制造业低6.1个百分点。前两年投资较为集中的棉纺织行业投资增幅为23.5%,较上年有大幅回落。下游深加工行业投资明显高于上游行业,纺织制成品投资完成额133亿元,增长66%。在国家中部崛起,西部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引导下,中、西部地区发展势头明显增强,投资增幅分别达到48.5%和34.2%,高出东部地区20.5和6.2个百分点。

纺织工业2004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单位:亿元

全国累计实际完成比上年同期增长%纺织工业累计实际完成比上年同期增长%占比%上年同期占比%2004.0232875373112.342.221.602004.03705947.816998.182.391.792004.041104742.823957.292.161.962004.051543734.830138.951.951.892004.06218443145830.172.102.112004.072711631.156028.462.062.112004.083218630.366029.562.052.062004.093802829.977630.342.042.032004.104355629.588929.812.042.042004.114927428.9100429.872.042.022004.125862027.611791630.182.011.97

出口竞争力继续提高 2004年,纺织品服装出口在国际贸易环境错综复杂和棉价大起大落等压力下,行业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加强管理等方面着手,迎难而上,纺织品服装出口呈现了可喜变化。 纺织品出口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全年纺织品出口占全部出口比重37%,较2002年、2003年分别提升4个和2个百分点。深加工产品的比例也越来越高,纺织制成品的出口额已占纺织品出口总额的51%。纺织品的竞争力指数(出口额-进口额)÷(出口额+进口额)由2002年的0.22、2003年的0.34,提高到2004年的0.40(其中纺织织物0.37、纺织制品0.56),提升速度之快,令人鼓舞。 产业链配套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中,一般贸易达到659亿美元,在整个出口中的比重进一步提升,达到68%,较2002年和2003年分别提高了6个和4个百分点。一般贸易比重的加大,说明国产纱线和面、辅料等产品的开发取得积极效果,产品质量、档次有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纺织产业自我配套能力进一步增强。

2004年纺织品服装进出口额统计 单位:亿美元、%出口进口小计纺织品服装小计纺织品服装当年同比当年同比当年同比当年同比当年同比当年同比973.8521.01357.6925.21616.1618.69168.047.81152.737.6915.319.07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纺织品服装竞争力指数变化情况纺织品服装纺织品纺织纱线纺织织物纺织制品服装20010.59 0.15 -0.06 0.08 0.33 0.93 20020.62 0.22 -0.06 0.19 0.40 0.94 20030.68 0.34 -0.02 0.30 0.51 0.95 20040.71 0.40 0.04 0.37 0.56 0.95

行业综合效益得到提升 2004年,在规模以上纺织企业29831家中,亏损企业5584家,亏损面18.72%,与上年基本持平;全行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5481亿元,同比增长25.26%;利润总额513亿元,同比增长16.22%;工业总产值(现行价)16108亿元,同比增长24.36%,保持了产值、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同步增长。

2004年纺织工业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名称单位2004年2003年同比(%)企业单位数户298312580315.61亏损企业数户5584481316.02亏损面%18.7218.65产品销售收入万元15481315712358899325.26产品销售成本万元13818859210926782126.47产品销售费用万元3212347271051118.51产品销售税金和附加万元62065249667024.96管理费用万元5591953502329111.32财务费用万元2026394171777517.97其中:利息支出万元1753517146729919.51利润总额万元5134819441804216.22亏损企业亏损金额万元102645582802423.96应交增值税万元3561784313313213.68资产合计万元13856230911959948415.86其中:流动资产净值平均余额万元660364245632616017.24 其中:应收帐款净额万元138668981250209010.92 其中:产成品万元11254184913675923.17其中: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万元487500684229120815.27负债合计万元846907487332492015.50工业总产值(现行价)万元16107737212952144724.36工业增加值(现行价)万元398988653208246224.36工业销售产值(现行价)万元15723116512661852724.18出口交货值万元488790974172811117.14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人894594883693106.89

总体看,受原料价格变动大、能源运力紧张、煤电油运价格上涨、贸易摩擦愈演愈烈等不利因素的影响,2004年纺织工业的生产成本明显上升,利润率有所下降。产品销售成本增速超出销售收入增速1.21个百分点,销售成本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89.26%,比2003年上升0.61个百分点,造成了毛利率下降,行业的盈利空间缩小。但企业通过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强化内部管理,增强了自主创新和产品开发能力,运行质量进一步改善,行业的综合效益得到了提升。2004年行业的产品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合计占销售收入的比重7%,比2003年下降0.65个百分点;集中体现出经营业绩、盈利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总资产贡献率比2003年提高0.06个百分点;企业发展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的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均比2003年有了提升。

2003-2004年纺织工业主要指标比较毛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率(%)总资产贡献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率(%)2004年10.743.453.327.99116.4261.122.342003年11.353.743.607.93115.8562.002.21

纺织工业产出效率不断提高。2004年纺织工业人均产值(现价)18.01万元/人,比2003年全年高出2.53万元/人,单位固定资产实现的工业总产值(现价)也在不断增长,2004年达到3.30,比2003年增长了11.86%。

今年利好因素有力发展 2004年由于美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和亚洲经济的良好表现,世界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全球经济增长达到5%,是近30年来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一年。由于全球开始进入新一轮升息周期,美国的巨额赤字,地区不稳定因素以及原油等原材料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仍将处于高位,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将有所放缓,但仍处于增长周期,世界货币基金组织预期增长4.3%。其中,美国3.5%,日本2.3%,欧元区2.2%。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2004年我国国民经济速度增长达到9.5%,快速增长主要来源于消费结构升级带动的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这种实质性需求的增长将会继续推动2005年经济快速增长,《2005年经济蓝皮书》预测,今年我国国民经济仍将保持8%以上的增长。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1000美元。居民的消费结构开始升级,由衣食消费进入到住行消费,房地产和汽车消费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消费结构的升级不仅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也将进一步拉动国内市场对服装、家纺、产业用三大产品需求的增长。 2005年国家将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过快增长,以保持我国经济的平稳持续健康发展。为了减少国际贸易摩擦和调整优化纺织产业结构,国家对部分纺织品服装出口实行加征出口关税的政策,这对纺织行业来说是加快产业升级、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建设纺织强国的良好契机。 在进出口环境方面,自2005年1月1日起,长达40年的配额管理体制宣告终结,我国纺织品贸易迎来更为自由、公平的外部环境,长期受到压抑的出口潜能将得以释放。到2004年底,已有37个国家承认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将会有利于中国企业应诉反倾销调查,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市场风险仍需高度关注 纺织原料价格仍然有出现波动的可能。尽管今年国内棉花产量达到632万吨,为历史最高水平,但国内外市场需求的较快增长将导致国内棉花消费量大幅增长,预计本年度我国棉花缺口将超过150万吨。2005年全球石油的供需状况将趋于好转,油价将有所回落,但预计仍将保持高位运行。近年来,我国化纤工业得到快速发展,但化纤原料建设相对滞后,导致PTA、EG、CPL等进口量逐年增加,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较高,原料缺口导致价格异常波动的可能性较大。 纺织品服装出口环境及有关政策也存在不确定因素。配额制度取消后,各出口国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国际贸易摩擦事件有进一步增加的可能,美国业界已经提出了12项针对中国进口纺织品的特保申请并被政府立案,而且声称还会继续提起特保申请;欧盟方面自从宣布提前取消中国的普惠制待遇后,又开始加强对中国产品的监控;土耳其、墨西哥、秘鲁、印度、阿根廷等国纷纷采取反倾销、特保及其他限制措施,此外,发展中国家出于对中国扩大出口的担心也采取了种种防范措施。出口潜力短期内的释放很可能导致出口数量的增长和价格的下跌,出口国与进口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将进一步增多,在出口国与进口国的双重压力下,我国政府在对部分纺织品服装征收出口关税的基础上很可能根据贸易变动情况对现行有关政策进行适时适度的调整。 人民币存在升值的可能。2005年我国进口关税总水平从2004年10.4%降至9.9%,工业品从9.5%下降到9.0%,其中纺织品、服装关税下降到11.4%。进口关税的下降以及对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预期,国际知名品牌和一些高新纺织产品的进口将有可能大幅增加,从而进一步加剧国内市场的竞争。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中心根据有关数据通过数学模型对2005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趋势进行了预测,预计2005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速度在20%左右。 综合以上因素,2005年我国纺织业的发展环境较为有利。国内经济稳定快速增长,纺织品消费结构升级,配额取消释放的出口潜力以及全球供应链重组都将对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但同时纺织工业也面临着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国际贸易摩擦有可能日趋频繁等挑战。我们要密切关注国内外市场变化,进一步加强行业运行的分析监测和信息引导,积极做好各项工作,确保纺织工业持续健康平稳发展。

中国纺织报

'

1  
阅读数量(43)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