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冷静分析棉花市场

来源: 发布时间:2004年03月29日

  新疆棉花年产量超过3000万担,占到全国总产量的近1/3,世界产量的8%左右,可以说,新疆棉花在全国举重若轻。在中国纺织报以往的报道中,我们关注了新疆种棉一线对今年棉花种植的想法和准备。那么政府主管部门以及专业人士又是什么意见呢?   收益风险共存。新疆有关专家在接受采访时分析认为,今年国内棉花形势继续看好,专家建议应做大做强新疆棉花产业。新疆自治区农业厅提供的一份由专家分析研究的报告提出,2004年我国棉花生产形势继续看好,需求持平或增长,价格对农民仍然有利。当前粮棉比价有利于棉花种植,高价利好有可能继续拉动棉花生产规模的扩大。自治区几位政协委员在最近进行的棉花调研报告中谈到,棉花生产应该放在新疆棉花产业的首要位置,这是确保棉花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也是新疆棉花产业链中真正的优势所在。当前新疆应该着手提高棉花产业质量和效益,在“一稳三提高”(即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提高质量,提高效益)上下功夫,使新疆这个“全国特大棉花基地”以“高质低价”的优势占领国内外市场。但同时专家也认为,2004年度棉花消费需求、销售经营和价格风险依然存在,甚至还会加剧。棉花消费增量会因高价而放慢,高价将促使纺织工业增加化纤的用量,减少棉花使用量,数据表明全国纺织用棉比例每减少一个百分点,棉花使用量就减少7万吨。另外,原棉进口配额增加、气候变化等因素对棉花产量的影响都难以预测。   延伸棉花产业链。新疆棉花年产量超过3000万担,占到全国总产量的近1/3,世界产量的8%左右,资源优势极为明显,按照生产力布局,理应成为棉纺工业大区,但从近年状况来看,新疆棉纺工业已连续多年亏损,大多数棉纺企业产业链延伸度很低,只限于纺纱,自办或有长期合作关系的轧花厂不多,能完成纺纱、织布再到成衣的企业几乎没有,很容易造成棉纺企业两头受困,去年全疆纺织行业亏损高达4.88亿元,守着金碗没饭吃。目前全国已经出现了产能向原料产区、出口大户和民营企业集中的态势。业内人士认为,这一产业布局符合新疆实际,有利于加快新疆棉花优势资源转换,建议应该摒弃目前种植业、加工流通业和纺织企业各自为政,互相争利的传统作法,将棉花产业整合为一个大产业进行运作,形成强大的棉花产业链,以保证棉花种植业和棉纺工业的双赢。   为此,新疆纺织主管部门提出实施“振兴新疆棉纺织工程”大计,进一步加快新疆棉花优势资源转换。根据规划,先用一两年时间,使全行业生产增长和效益达到自治区工业经济增长的平均水平,基本实现棉纺织行业扭亏为盈;5年内投资80亿元,使全行业60%的装备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到2007年形成3~5个规模在50万锭的大型棉纺企业集团,基本实现棉纺工业做优、做大、做强的目标,从而达到振兴棉纺工业的目标。

中国纺织报 马杰  

'

1  
阅读数量(54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