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新闻
百度 谷歌 雅虎 必应 搜狗 搜搜
公司 产品 导购 样本 名片 视频 图片 新闻 技术 黄页
近几年,中国氨纶产业发展非常迅速,到2003年底氨纶产能已达到8万吨,约占世界氨纶总产能的1/3。到2004年底,预计产能将达到15万吨,约占世界产能的40%,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氨纶生产国。目前,国内已经涌现出一批万吨级以上的氨纶生产企业,如杜邦(中国)、嘉兴晓星、烟台氨纶、温州华峰、江苏双良等。其中,杜邦(中国)与嘉兴晓星都应用各自公司的连续纺生产技术,技术较为成熟,产品质量稳定。杜邦的“莱卡”氨纶更是世界著名品牌产品,在业界享有很高的声望。三家中国氨纶企业则各有千秋,烟台氨纶是我国第一家氨纶生产企业,最初引进日本东洋纺技术设备,后经过不断的经验积累和技术改造,已形成自己的半连续纺技术,年产能已达到18000吨;华峰氨纶投产于2000年初,引进日本东洋纺90年代先进设备,后经不断扩建和技术改造,产能已达12000吨;江苏双良是行业的“后起之秀”,虽然投产较晚,但全套引进日本东洋纺最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并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到2004年9月三期完成后,其产能也达到10500吨。目前,江苏双良四期工程(3500吨)正在紧张施工,而且四期是采用比前三期工程更为先进的日本日清纺技术,产品品质和技术含量也会得到明显提高,这都会为企业的继续成长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但氨纶产能、产量的快速扩大,加上境外产品的大量进口,客观上造成了国内氨纶市场一段时间内的供大于求,氨纶产品价格迅速下降,到2003年底70D氨纶平均价格已跌到7万元/吨,40D氨纶均价也跌到6.4万元/吨,分别比2003年初下降了17.65%和32.63%,2004年继续下跌,到11月底又分别比年初下降了7.14%和7.81%。
氨纶行业产能的迅速扩大,得益于投资成本的大幅下降,但氨纶产品价格的下降幅度大大高于成本的降幅,加上近两年上游原料价格的大幅攀升,造成生产企业盈利空间大幅缩减,一些规模较小、投资成本较高的企业已经处于亏损的边缘。应该说,氨纶行业已经全面进入一个低利润时代。
展望未来,中国氨纶工业的发展向何处去?如何保障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于行业发展至关重要。分析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发展先进生产力,全面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至关重要。
近几年氨纶行业的发展主要是数量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最近一两年产能的增长大大超过了需求的增长。但应该肯定的是,这种快速发展是受下游纺织需求迅速增长拉动的,没有产能的快速增长,就无法满足下游纺织品、服装工业的需求,就无法为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做出贡献。但今后的发展主要是行业结构调整,在调整中发展,应主要集中在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上,主要集中在目前的优势企业的做大做强上。发展的关键问题是要发展先进生产力,新增部分产能要充分利用和体现国际最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从而实现行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提高行业整体竞争能力的根本目的。
二、外资进入明显加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购并重组在所难免。
近几年,随着中国氨纶需求的快速增长,外资进入速度也明显加快。除了进入较早的杜邦(中国)收购连云港氨纶并在迅速扩大青浦厂规模外,嘉兴晓星又在珠海新建万吨级工厂,韩国东国贸易在珠海新建万吨级工厂,目前一期已经投产,日本旭化成、台湾薛永兴也已在浙江建厂并计划扩大规模。
外资的进入会给行业带来先进的工艺技术、装备和经营管理理念,但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预计未来行业的竞争会继续加剧,竞争方式也会从目前以价格竞争为主转移到技术装备水平、经营管理能力、产品质量、新产品开发能力、营销服务手段等综合竞争上来。
行业竞争程度的加剧为行业内的购并重组提供了可能,一些优势企业,如烟台氨纶、温州华峰、江苏双良等生产规模较大,具有明显特长如资金实力、管理优势、技术开发能力较强、营销手段先进等优势的企业,应该未雨绸缪,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收购、兼并一些弱势企业,从而实现企业的低成本扩张,快速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自身竞争力。
三、产品价格稳中有降,技术进步成为关键。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的利润空间大幅缩减,产品的可降价空间已经较小;再加上下游市场需求的较快增长也会抑制氨纶产品价格的继续走低。因此,预计未来氨纶的价格基本会呈现出稳定伴随着小幅走低的态势。
目前市场竞争的加剧主要体现在常规产品上,差别化产品竞争相对较弱。因此未来市场竞争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在产品竞争上的主要体现是:一、新产品的开发和上市速度;二、产品性能、质量的不断提高;三、产品生产成本的进一步下降。只有依靠技术进步,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四、市场规范任重道远,行业自律迫在眉睫。
目前国内氨纶市场比较混乱,主要表现在价格竞争愈演愈烈、产品技术不规范、产品走私和利用加工贸易变相走私现象依然存在等等,因此规范市场任重道远,是行业的一项长期的任务,要常抓不懈。
既要加大打击走私和规范加工贸易力度,又要积极开展行业自律。首先是价格自律,主要是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遏制和避免恶性竞争、低价竞销等不正当行为;其次是生产自律,行业采取必要措施,共同应对行业目前较为困难的局面;继而开展发展自律,行业加强信息发布(如投资预警机制)和产业政策引导,保证行业理性、健康、可持续发展。
五、原料短缺逐步缓解,但工艺技术国产化亟待完成。
氨纶原料短缺一直是困扰和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但近几年强劲的市场需求和可观的利润率水平吸引了许多投资者进入氨纶原料行业。在PTMEG方面,2004年5月山西三维年产1.5万吨PTMEG装置正式投产。11月份中化国际2万吨PTMEG项目也一次试车成功。日本三菱化学计划在中国建设5万吨/年PTMEG项目,2006-2007年投产。大连化工3万吨/年PTMEG项目以通过论证。宁夏石化1万吨/年PTMEG正在招商。在MDI、TDI方面,BASF上海漕河泾24万吨/年MDI和16万吨/年TDI项目2006年9月建成投产。拜耳上海漕河泾23万吨/年MDI工厂已奠基,计划2008年投产。烟台万华宁波16万吨/年MDI项目正式动工。沧州10万吨/年MDI项目也正在紧急招商中。
因此,可以预计2007-2008年氨纶原料短缺问题就基本可以缓解,但PTMEG、MDI等生产工艺技术主要控制在国外几家大公司手中。目前国内只有中化国际拥有一步法PTMEG生产专利技术,也只有烟台万华拥有MDI生产专利技术。这就给氨纶行业的持续发展带来很大隐患。所以,PTMEG、MDI等工艺技术国产化及其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加快国产化步伐,并迅速扩大国产技术的应用比例和市场份额。
六、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市场需求继续增长。
随着纺织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氨纶及其制品生产的新工艺、新技术如包芯纱、包覆纱、合捻纱等技术的不断涌现,特别是杜邦“棉+莱卡”技术理念的大力推广和逐渐深入人心,引领了现代服装消费时尚的潮流,使氨纶的应用领域得到了极大拓展,已经从传统的织袜、内衣、运动服等拓展到休闲装、高弹力时装、高档成衣等新兴领域,并继续快速向汽车装饰领域、医用领域等拓展。
氨纶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极大地促进了其市场需求的增长。2002年国内氨纶需求总量约为5万吨,2003年就超过8万吨,其中进口3.6万吨,预计2004年将达到12万吨,其中进口约3.9万吨,需求量3年平均增长率高达55%。预计到2005-2010年期间,氨纶市场需求还将会保持15%-20%的较快增长速度。但市场对产品质量和性能的要求会不断提高,产品的差别化、功能化比例和水平也要进一步提高。
在世界化纤格局进行巨大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世界氨纶产能也快速向亚洲主要是中国大陆转移,这就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空间。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氨纶生产大国,但我们还远不是一个氨纶生产强国,特别在高端氨纶生产和自由生产工艺技术上与世界先进水平比还有较大差距。尽管我国氨纶行业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基于中国纺织工业巨大的需求发展空间,我国氨纶未来的市场发展前景还是很广阔的。因此,我们要紧紧抓住世界格局调整的良好发展机遇,加快氨纶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发展先进生产力,快速提升产品质量以及差别化、功能化等技术水平,不断增强企业和行业的整体竞争能力,从而使我国尽快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氨纶生产大国和强国。(郑俊林)
纺织导报
无锡二橡胶股份有限公司
面向顾客,持续改进,实施品牌战略,必须是
网址:http://www.wxrb2.com
常州市润源经编机械有限公司
经编未来 无限可能
网址:http://www.run-yuan.com/
青岛云龙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云展云舒,龙行天下 并人间品质,梳天下纤维
网址:http://www.yunlongfj.cn/
黄石经纬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印染机械 首选黄石经纬 印花机 丝光机 蒸化机
网址:http://www.hsjwfj.com/
解决技术难题、提升产品稳定性,宜昌经纬纺机QC小组喜获优秀奖! 青岛宏大与许昌裕丰成功签订8.4万锭托盘式自动络筒机,携手挺进新疆 我国面料对东盟北美出口均有所增长 整个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与重要方向 立达最新纺纱箱S35有效节约原料
重庆金猫携多种新产品参加本届ITMA亚洲展 业务量同比增长超70%,经纬榆次逆势而上靠什么? 壕砸1.3亿收购美国一家大公司,已购的徳司达年狂赚1亿美元,浙江龙盛真牛! 管理创新是纺织行业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 中棉行协赴武汉调研,当地纺企大佬齐“上诉”!棉花“抛储”是焦点!
震惊!曾投资百亿上演“空城计”、今半年产值4个亿!咸阳纺织业强势回归,“梦桃精神”永存! 沭阳县纺织产业“织”出“强县富民”产业链 咸阳纺织业回来了 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年中报告:保持增长效益持续改善 纺机人,生意再难做,深耕自己的行业也比转行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