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2004年中国国际毛纺发展会议在京召开

来源: 发布时间:2004年11月22日

合作共赢开创世界毛纺业新局面

11月17日,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主办,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中国纺织国际交流中心承办,浙江新澳集团、澳大利亚羊毛发展公司赞助的2004年中国国际毛纺发展会议在京召开。

中外毛纺界150多名代表的到来为初冬的北京带来丝丝暖意,他们用两天的时间共同探讨了全球化经济环境下毛纺业发展大计,表现出对即将到来的后配额时代纺织品服装贸易格局的高度关注。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在致词中说,在经济全球化推动下,跨国生产方式一方面给世界各国带来了不同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使各国都不得不面对世界经济结构调整中必然出现的各种新的矛盾和问题,促使各国加强纺织工业间的国际交流和合作,在相互依存、协同发展中实现自身的比较优势,本届大会正是为此搭建的一个平台。杜钰洲向代表们介绍了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情况,并强调,面对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工业将把发展的重点转向产业升级,结合行业特点,抓好三大结合点:一是实现质量上新台阶,坚持高品质、高品位、环保型发展思路;二是提高研发创新能力,发展原创技术和原创品牌;三是增强快速反应能力,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适应市场的个性化、高品质、小批量、多变化的新特点,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理事长彭燕丽在会上作了“加快调整步伐,全面促进中国毛纺行业产业升级”的报告。她在报告中说,过去的两年对毛纺业特别富于挑战,其间伊拉克战争、“非典”、能源涨价、电力紧缺等带来了市场和生产组织的动荡和不确定性,但中国毛纺业依然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国内市场销售平稳,出口增长强劲;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产业结构正在发生变化,精纺面料和毛针织服装异军突起。彭燕丽认为,推动中国毛纺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国内市场需求,尽管受到来自其他纤维的竞争冲击,市场销售并没有出现大的起伏,80%以上的毛纺产品在国内销售;而与此同时,企业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产业集群的兴起以及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也使毛纺业的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预计中国毛纺业市场前景谨慎乐观。

来自世界毛纺组织的专家及澳大利亚、新西兰、乌拉圭、英国等世界羊毛生产和供应国的代表从全球毛纺行业前景展望、羊毛产品的开发及贸易等方面作了交流。他们认为,2004年全球经济的增长有望达到10年以来的最高值,这对羊毛的需求增长是一种非常有利的征兆;从意大利、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消费倾向看,家用羊毛纺织品,尤其是床上用品因其对健康有益,受到消费者关注,将推动羊毛需求的增长;在产品开发方面,超柔婴儿装、套装、女装、针织羊毛服装均受到关注,可机洗、不起球、免熨烫、易护理,服用性能更好的羊毛产品将赢得未来市场。会上,我国毛纺业知名企业恒源祥、鄂尔多斯、浙江新澳的代表分别介绍了他们实施品牌战略、标准化战略以及科技创新带动中小企业发展的情况和经验;来自商务部、农业部、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等国家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分别就进口羊毛管理、检测、贸易争端的处理等介绍了有关政策和解决措施,受到与会者的欢迎。

中国纺织报 姜国华 韩竟

'

1  
阅读数量(10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