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2005年及以后的中国纺织服装能继续维持高增长吗?

来源: 发布时间:2004年06月14日

英国纺织展望国际版(Textile Outlook International)双月刊最新发表的5月报告指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纺织服装产量及出口激增,但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自2001年12月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纺织和服装出口大幅增长。但报告怀疑中国是否具备可持续增长能力。中国纺织生产方面存在的一些弱势可能破坏其在2005年配额取消之后的领导地位。 中国纺织工业已经接受了大量的海外投资,并进口了新机器。但纺织产业的大部分技术和设备仍然滞后。例如,在梭织方面,只有20%的先进无梭织机,大大落后于其他竞争对手。 另外,中国很难在产品创新、商标和快速反映能力方面找到优势,而这些正是现代纺织服装市场需要的基本要素。中国纺织服装产业把太多的精力放在数量上,而忽略了质量。 自2002年以来,中国出口一直大幅提高,但以低价,低质产品为主。此类商品的大量出口引发一些国家的自卫行动。例如2003年底,美国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做出的“特保”让步条款重新对来自中国的部分纺织品和服装种类设定配额。 中国当前的五年计划(2001-2005)目标是提高纺织品和服装出口的附加值。但情况似乎相反,中国纺织及服装对欧盟和美国出口的平均价格一直在下降。 同时,生产成本在上升。工资成本是中国传统的竞争优势。但2002年大型纺织企业(定义在营业额超过500万人民币,或604.000美元)的工资是1980年的两倍,当前的年增长幅度大于5%。 政府努力让纺织品和服装制造业在国内的分布更加平均,但政府的努力似乎没有奏效。2002年超过60%的产业工人集中在五个东部沿海城市,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和上海。这五个地区占纺织服装产业生产总值的74%,占出口总值的81%。 自2001年底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部分被取消配额的出口产品的市场份额大增。但要在2005年及以后的一个更自由的无配额环境中维持其领导地位,中国必须加快从纺织品的规模生产到强项生产的转变。

供稿 泰泰

'

1  
阅读数量(604)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