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企业不再“听天由命”——访中国棉花协会秘书长高芳

来源: 发布时间:2004年05月25日

  作为涉及到“三农”和纺织品生产的大宗商品,棉花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重要地位,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5月20日棉花期货被批准上市,在业内引起强烈反响。尤其是对于涉棉企业,由于棉花价格事关其经营的命脉,更是成为关注的焦点。日前,本报就棉花期货对涉棉企业的影响采访了中国棉花协会的秘书长高芳。   问:我们知道自去年以来,棉花价格波动较大,棉花期货获准上市将对棉花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   高芳:这两年来棉花价格很不稳定。去年10月棉花价格暴涨,高达四五千元,今年价格又跌得很厉害。市场波动幅度很大,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也很大,可以说现货大起大落,经营大赔大赚。但是以前几乎没有任何规避风险的手段。有了棉花期货以后,涉棉企业就可以通过套期保值,把成本锁定在一定水平上,这样就降低了经营风险。   总的来说,棉花市场改革较晚,市场发育经历了较长过程,国内涉棉企业的改制也相对较晚,推出棉花期货非常有必要,有助于棉花市场健康发展。   问:棉花期货将对棉花产业链上哪个环节的影响最大?   高芳:棉花期货上市应该说对棉农和棉纺织企业的影响最大。对农民来说,他们以往根据往年的价格来安排生产,棉花期货上市后,农民可以主动根据期货市场行情发现价格。期货市场还可以解决订单农业中的履约问题,业内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比如一家纺织企业要购买面料,签了合同约定一个价格,但是,后来价格上涨了,卖方觉得这笔买卖不划算就毁约,有了棉花期货以后,一切就要更规范地根据合约办事了。此外,棉花期货可以让经营企业把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了现货赌博。    问:涉棉企业为棉花上市作了哪些准备?   高芳:有相当一部分涉棉企业对棉花期货相当敏感。以中棉集团为例,大概两年前他们就成立专门的部门来负责期货工作,从人员培训和期货从业资格方面进行准备。但同时,许多作坊式的棉花企业,由于规模小,层次低,还谈不上对期货做了任何准备。从中国棉花协会来讲,我们做了好几期培训,每一次都是老总参加,感觉很紧迫。   针对涉棉企业期货经验少的现实,中国棉花协会已经和正在采取一些措施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对他们进行培训。今年4月底,我们和证监会、郑商所进行了合作,邀请了有关国内外机构,如美国的期货运作商、国内期货从业人员对涉棉企业进行培训。下一步就要继续和中国证监会进行合作,除了从概念上进行培训,具体操作方面的培训也要抓起来。以前有些企业进行了一些远期合约交易,但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期货交易。许多涉棉企业对这方面的知识非常感兴趣。不过我们也意识到,具体操作培训将是非常艰苦的。   问:由于棉花期货是一个新品种,市场上现货商对棉花期货不熟悉的占大多数,这些企业在参与期货交易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高芳:首先要转变观念,加强心理承受能力。参与棉花期货交易要了解操作的过程还有后果。要对员工进行相关法规培训。现在涉棉企业存在两种极端,一种是认为期货是万能的,一期就灵,期货能解决所有问题;另一些企业认为这是投机;有的还存在这样的顾虑,现货交易损失和期货交易损失不是一回事,后者是因为投机损失了,领导可能会怪罪,这些观点都要有待转变。   其次要选择优质的期货经纪公司。所谓优质就是实力强、信誉好,口碑好。我们正在积极联系有关部门,来做这项工作。   最后,要按照套期保值的规则办事,规范化运作。先不要求大,不要一窝蜂上。如果出现了曲折,也不要一棍子打死。毕竟棉花期货是个新事物,到底会发展到如何,还需要摸索。

经济日报 王妮娜  

'

1  
阅读数量(85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