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广交会显露:出口退税直击企业成交

来源: 发布时间:2004年04月28日

商务部专家解析政府出口政策调整思路

  为期6天的第95届广交会一期已经结束。会展期间,在对参会企业、商会的采访中记者发现,出口退税率的调整仍是企业的敏感话题。我国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后,其税率调整已从今年1月1日起实施,目前实行近四个月,其对出口企业带来的不同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短期、长期的不同影响。大部分企业表示,从长期来看,税率调整后,将体现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有积极意义;且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后,退税进程加快,可以提高企业资金运作,但对下调的纺织行业而言,等于是成本增加了4%左右。由于我国对外贸易的特殊性,很多出口企业的利润率本身就不高,成本增加4%,将对他们的出口产生重大影响。此外,考虑到今年原材料进口涨价、国内能源紧缺等因素的影响,退税率下调带来的短期冲击不可小觑。   退税率下调后,对拥有自主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影响较小,对依靠外贸流通公司出口的企业影响较大。对拥有自主出口经营权的企业而言,“4%”可通过努力消化在生产、流通、出口等各个环节,从而较为健康地化解负面影响。但对外贸流通公司而言,基本上只能靠压“下一级”来消化这“4%”,这对企业生产冲击较大,极易导致产品质量下降、不正当经营等行为的发生。   生产规模、品牌知名度不同的企业,影响不同。生产规模较大、资金实力较为雄厚、品牌效应较好的企业,虽然也强调出口退税率下调给生产经营带来困难,但基本上还是能比较平静地应对这种变化。而一些规模较小的非品牌企业负责人大都向记者们表示,退税率调整对他们的影响很大,有的甚至表示,今年出口形势本来就较为严峻,退税率的调整几乎要使他们“做不下去了”。   不同地区,影响不同。税率调整后,地方政府同时也要负担一定比例的退税。对那些外贸流通公司数量较多、出口量大的地区而言,地方财政负担较重,政府不得不做相应调整,可能会采取一些限制出口的措施,从而对企业出口产生影响。   日前,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沈丹阳就“用产业政策提升出口档次”的问题,接受了媒体的采访。沈丹阳说,现在我们出口较多的是低档次产品,符合发展的现状,但我们的产业是在逐步升级的,贸易条件也是会改善的,虽然不可能一步到位。政府实际上是可以通过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来引导产业升级和出口产品档次提高的。比如,政府过去促进出口贸易主要运用的是出口补贴、外汇留成和出口退税等办法,基本上各类产业、各种商品、所有出口企业都享受这些政策支持,企业直接感受到的就是成本可以因此降低,但结果是:你补多少,企业就增加多少降价空间。有不少经济学家认为这是造成我国出口价格偏低的一个原因。而价格偏低,意味着政府贸易促进的相当一部分“好处”贴到外国人身上去了,外国人反过来还要对我们“反倾销”、“反补贴”。   沈丹阳主张,新的出口促进政策,首先应是细分产业,将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更多地结合起来;其次,更多采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实施的间接促进办法。实施出口促进转向以促进企业在国际市场提高买价为主,而不仅仅是提高出口规模占领市场。鉴于我国出口持续超常增长,外贸出口需尽快实现从量的扩张转到质的增长上。   沈丹阳承认,当前我国现行财政性出口促进政策存在着方法不多、体系不全、体制不顺等问题,只有解决这三个问题,把钱用在刀刃上,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能,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出口的发展。

中国纺织报 朱小红  

'

1  
阅读数量(254)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