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当前我国棉种市场存在四方面突出问题

来源: 发布时间:2004年03月25日

全国优质棉基地科技服务项目组的最新调查显示,受2003年棉花减产和棉价攀升的影响,今年棉种市场出现了需求量大、质量下降、价格攀升、市场混乱的异常现象。

根据对全国棉花主产区80个定点县,4000个定点户的调查,当前棉花种子市场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棉种需求缺口大。由于去年国内棉价一直在高位运行,种棉比较效益大幅增加,激起了广大棉农的植棉积极性,今年各主产棉区普遍出现积极备种的热潮。去年底,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对23个省区市观察点村的近万个农户进行了2004年农产品生产意向专题调查,据对问卷分析,49%的农户计划增加棉花种植面积,总体增加幅度为16.8%。据发展改革委1月份的预测,今年植棉面积至少比去年扩大10%左右,种子需求相应增加。全国优质棉基地科技服务项目组按照供求平衡略有剩余测算,今年全国棉种总需求量22200万千克,其中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种短缺达50%。

--棉种减产,质量下降。去年的气候条件对棉花繁种十分不利,特别是8-9月持续阴雨寡照天气,导致大部分繁种田较正常年份减产50%左右,而且自北向南加重,一些杂交棉制种基地减产幅度高达70%。从主产区来看,豫、鄂、皖、苏、秦、晋减产最多,冀、鲁相对少些,西北不减产。而且棉种内在品质有明显下降,主要表现为成熟度差、含水率高、整齐度差、发芽率下降,对不良气候的抗御能力差,对播种保全苗不利,给棉花生产带来风险。

--棉种价格大幅攀升。受棉花大幅减产和棉花价格提高的影响,自去年10月以来,国内棉种市场也持续升温,购销活跃,价格居高不下。据了解,现在的棉种市场价格不仅比去年同期高出两倍以上,而且现货资源非常紧俏,有的地方甚至买不到现货。杂交抗虫棉F1代,目前售价140元/千克,有些地方已炒到240元/千克;常规杂交F2代售价24元/千克,抗虫棉达70元/千克。

--棉种市场管理混乱。时下正是棉种销售旺季,种子源源不断地从公司转入分销商,然后从分销商又转入棉农手中,据调查,今年棉种销售市场普遍存在“多、乱、杂”的现象,潜伏隐患很多。主要表现:一是内地仍以自产种子为主,占市场份额的40%-50%,而优质棉种十分紧缺,致使一些地方出现以优质棉种搭配销售普通棉种的现象;二是一些公司根据市场短缺情况,将棉种从西北调入内地,或在内地之间“北繁南调”、“北繁北调”和“南繁北调”互动种子,这些大多无初始繁种计划的种子占市场份额的30%-40%,是品种“多、乱、杂”的源头之一,也将是造成品种生态区错误的根源;三是陈旧种子充斥市场,目前市场上的陈旧种子占10%-20%,少数市场达30%以上;四是一些个体户和非种子专营商店非法和高价购销棉种,种子来源渠道复杂,假冒伪劣种子增多,扰乱了棉种销售市场;五是棉种新品种(系)数量急剧增多,2001-2003年全国棉种新品种(系)数量分别为120、152和210个,有些品种又冠以改良种、优系种、提高种的美名,事实上有些新品种(系)尚未经过省级以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或得到销售地种子管理部门的认可,这也是“多、乱、杂”的源头之一。

有关专家分析认为,造成今年棉种市场资源短缺、隐忧频现的原因主要是:有些棉种经营户在市场主体价格尚不明确之前囤货观望;部分育种单位和种子销售部门利用有些农民认为棉种价格越高,产量就会越高的心理趁机哄抬棉种价格;棉种经营者跨区高价套购棉种,致使部分地区棉种资源外流,当地棉种货紧价扬。

“好种出好苗,好苗一半产”,种子是棉花生产的基础。针对目前棉种市场存在的问题,专家提出了以下解决办法,以确保棉花质量和棉农植棉效益稳定:

一是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全国优质棉基地科技服务项目组首席专家毛树春建议政府种子监管部门在棉花播种前加大对市场的监管力度,积极采取措施,防止各种非法购销棉种行为,并坚决查处购销劣质种子行为,对哄抬棉种价格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合理调种,切实保护好农民的利益。

二是种子公司和政府种子监管部门合理调种。在调种时要遵循生态区原则。长江本地选育的品种,一般最多只能引进到黄河的黄淮平原,如果跨越黄河将会出现严重晚熟,造成减产。黄河本地选育中熟、中早熟品种类型,只有经审定允许才能进入长江,短季棉一般不能进入长江。西北本地选育品种不能进入内地。

三是科学购种。棉农首先要提高对棉花良种的认识,选购综合性状好,产量高,品质好,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对路品种,所购种子应该是纯度高,质量好,健籽率和发芽率较高。购买时一定要看清品种熟性。品种熟性对生态区和种植季节有特别要求,不同熟性品种不能异地种植,也不能错季节种植。如,短季棉品种生育期110天,一定不能当春棉在春季播种;中熟、中早熟春棉品种,生育期125天以上,一定不能当短季棉在夏季播种。此外,一定要选购通过审定的棉种,不要贪图便宜。

四是科学植棉。棉农要坚持做到科学植棉,逐步实现一地一种种植制度,以确保植棉效益。

纺织导报

'

1  
阅读数量(23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