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我国染料工业要靠技术创新做强

来源: 发布时间:2004年02月16日

  我国作为世界染料生产、出口、消费第一大国,如何在技术、品种、质量等方面缩小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真正成为世界染料强国,业内专家认为,我国染料工业必须依靠科学的管理,加大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力度,强化技术服务。   创新是染料跨国公司的王牌   技术创新是国际上著名染料生产企业占据竞争优势的基础,而市场竞争力的核心是产品技术含量高。一些跨国企业都投入较高的研发费用,世界500强企业的研发费用要占企业收入的5%-10%,而我国企业的研发费仅占1.3%,染料企业小于1%,国外著名染料公司如汽巴、巴斯夫等公司的研发费用为3.5%-5%。跨国公司在染料生产中已广泛采用相转移催化技术、金属化合物催化技术、分子筛定位催化技术、清洁生产工艺,绝热硝化、三氧化硫磺化、催化加氢、计算机控制技术等在国外早已成为染料生产中的常规技术。面对染料细分市场的商品化新技术,其直接结果就是推出染料新品种、染料新剂型和产品质量升级。   世界市场上的新染料产品绝大部分出自西欧的染料公司。近年西欧染料公司的开发重点是用于聚酯纤维和棉染色与印花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对于聚酯纤维来说,随着超细旦聚酯纤维的产业化和旅游用聚酯纤维的增加,为了提高分散染料的坚牢度,特别是湿处理牢度和降低对尼龙的沾污性,加强了新型分散染料的开发;对棉织品来说,研究的主要方向是提高用活性染料染色的质量,降低染色废液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开发高固色率和高坚牢度的新型活性染料备受关注。   我国染料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染料产量占世界染料产量的45.67%,而产值却只占18.6%,由此反映出我国染料工业资源配置严重不合理,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少。我国染料工业总体利润率为3.3%-3.6%,而染料产品成本构成中原材料占73%-75%,劳动力成本占4%,销售成本约为1.7%,环保成本较低,基本没有服务成本,产品的技术含量低。目前我国染料企业面临来自三方面的挑战:一是具有强大的资本优势、人才优势、品牌优势、技术优势的国外公司;二是新型纺织纤维的出现和纺织品差别化要求对新产品需求旺盛,对染料的各项性能要求呈现多元化;三是我国染料生产企业的产品结构及技术水平大体相同,数百个大小不一的染料生产企业拥挤在一个产值只有100多亿元的工业领域,竞争非常残酷是我国染料产品价格低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针对上述弱点,业内专家指出,我国染料行业应大力开展应用技术的开发,建立为客户服务的技术基础。国际上许多大染料公司在应用技术开发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是我们国内染料企业应该学习的。   我国染料工业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是技术与产品的创新、使用清洁工艺和提高商品化技术水平。目前染料工业的基础研究所面临的关键课题是:染料的构效关系、染料的物理和生物化学、染料与环境依存关系。染料企业的科技投入应该采取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方式:与科研院所联合开发或进行技术转让;建立有科研院所参股的股份制企业;发挥企业自身优势,建立有一定专业技术水准的开发队伍。

中国纺织报 钟冉志

'

1  
阅读数量(76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