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新闻
百度 谷歌 雅虎 必应 搜狗 搜搜
公司 产品 导购 样本 名片 视频 图片 新闻 技术 黄页
中国棉花协会12月份在上海召开了全国棉花形势分析会,根据会员对棉花形势的分析和提出的问题,日前向国务院作了专题报告,全文如下:
中国棉花协会于12月中旬召开了全国棉花形势分析会,340多位农工商会员参加了会议,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工商总局、农业发展银行、中国纤维检验局等有关部门同志也到会讲话。会议分析了今年棉花产购销情况和棉花形势的主要特点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一、 2003年度全国棉花产购销及纺织生产情况
(一) 棉花生产情况
这次会议统计,2003年度全国棉花播种面积7585万亩,比上年增加1309亩,增幅21%;棉花产量486.6万吨,比上年减少5万吨,面积、产量均略低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新疆、山东、河北、湖南、甘肃等省(区)比去年略增,河南、江苏、安徽等省减产幅度较大,其中河南减幅近50%。
(二) 棉花收购、销售情况
会议统计,截止11月底,全国各个渠道累计收购棉花317万吨,占总产量的67%。平均收购品级3.01级,平均长度28.43mm。内地新棉销售进度较快,已经超过收购量的一半。新疆销售了1/3多。总体销售进度基本正常。新疆自治区棉花集团公司反映,因为兼并了新疆最大的纺织厂“七一棉纺厂”和喀什地区的4家纺织厂,自己已没有力量对外销售。新疆兵团棉麻公司则反映,全部棉花已经销售,但受运力制约,调运困难。
(三) 纺织企业反映的情况
参会的30多家纺织会员单位和部分省纺织企业反映, 11月末棉花到厂均价17573元/吨,比8月末增34.7%;11月末棉花库存为47天,比8月末增加3天左右;11月末32支纱价格为23020元/吨,比8月末增20%。
另据国家统计局信息,今年10月全国纱产量为75.9万吨,较9月减少6.0万吨,同比增加6.1万吨,增幅8.7%。11月份纺纱量为79.6万吨,较10月增加3.7万吨,同比增加5.6万吨,增幅7.6%。今年1-11月,纱产量累计为842.9万吨,同比增加115.81吨,增幅16%。新年度9-11月纱产量累计为237.37万吨,比上年度同期增长10.4%。这组数据,与这次会议上各地纺织企业反映的情况是一致的。
二、 今年棉花形势的主要特点
(一) 棉农收入大幅度增加
各地代表反映,今年棉花价格上涨与过去计划经济时不同。过去是收购价格定死了,销售价格波动,好处在中间环节。今年是从收购环节涨价,好处在农民。会议统计,至11月底,新疆棉花平均收购价格每吨15000元左右,内地平均收购价格每吨16000元左右,全国平均15600元左右,比上年(9340元)增加了6260元,增幅67%。按总产量487万吨,商品棉450万吨计算,如果后期收购价格保持稳定,棉农增加收入约280亿元。
新年度的棉花价格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9月份。月初的收购价格一般在每吨1万元左右,收购进度十分缓慢,其后逐渐上升,收购价格每吨1.2万元左右,销售价格1.3万元左右。第二阶段从10月初开始,棉花收购、销售价格大幅度上涨,短短几天,收购价格每吨超过1.4万元,销售价格1.6万元。据中国棉花价格指数统计,9月份标准级棉花平均到厂价格每吨13545元,10月涨至每吨16686元(最高价17558元),上涨3141元,涨幅23%。第三阶段是11月份以来,棉花价格停止了大幅上涨,趋于平稳。中国棉花价格指数统计,11月的标准级棉花平均到厂价格每吨17532元,比10月平均价格上涨5%。11月5日以后,出现了持续稳定和小幅下跌。进入12月,中国棉花价格指数稳定在17300元左右,比11月平均价格低了200多元。
参会纺织企业代表认为,目前的棉花价位不会造成纺织企业大面积停产。
(二) 棉花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参加座谈的纺织企业、棉花流通企业和棉农会员在发言中一致认为,今年棉花价格波动,主要原因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体现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需求拉动价格上涨,也推动价格下跌。
需求的作用,最主要的是纺纱能力的高速增长。2000年度,国内纺纱用棉约400万吨。2002年度增加到640万吨,加上其他用棉,总消费680万吨。今年棉花减产,由原来预计600万吨减少到与去年持平,即使纺纱用棉零增长,缺口也要190万吨。这是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
但是,棉花价格上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合理因素,由于资源有限,收购加工主体过多,加上人为抬价抢购,一度加剧了价格的大幅度上涨。随着形势的逐步明朗和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及时到位,10月下旬以来,棉花价格止涨趋稳并有所下跌。大家分析,引起需求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1. 棉价过高,纺织企业承受不了,一些地方出现停产、限产或改用化纤。但从10-11月份的纱产量同比增加的情况分析,纺纱能力仍在继续增加,只是增势减缓。
2. 时近年底,银行减少发放贷款或催收还贷。纺织企业用同等资金只能买到去年同期60%的棉花,流通企业面临还贷压力。各地同志分析这是棉花价格趋稳下跌的最主要原因。
3. 纺织品出口订单减少,企业不敢盲目生产。
4. 棉花进口增加。纺织企业心里踏实,不急于购棉。
此外,美国对我纺织品出口设限和纺织品出口退税率降低,对棉花价格将会产生较为长期的影响。
棉价上涨引起了多方面的关注。怎样看待棉价上涨?上海的纺织企业认为,在棉花供不应求情况下,价格上涨是正常的,但媒体对棉花减产的炒作起了推波助澜作用。参会各方面代表也认为,棉花价格上涨有其必然性,加重了纺织企业负担,但也有其积极作用:一方面推动纺织产业和棉花流通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企业运营机制,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国内纺织行业和棉花流通行业低水平产能过剩、恶性竞争的无序状况。
(三) 供销社棉花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近两年社企分开的改革中,多数基层棉花企业已经成为民营股份制企业。尚未改制的供销社棉花企业,市场份额已不足20%。但是,无论是供销社控股、参股企业,还是已经彻底民营的原供销社棉花企业,绝大多数都继续保持了注重质量的好传统。今年10月中旬以前,由于连续阴雨,棉花含水多,这些企业为防止收购超水棉,基本没有开秤。这是供销社棉花企业收购比例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型供销社棉花企业介入初级市场,建立棉花基地,着力推进棉花产业化,这是当前棉花形势的一个重要特点。新棉集团是原新疆自治区棉麻公司改制后形成的,已经收购了喀什地区100多个轧花厂和4个纺织厂,最近又兼并了新疆最大的纺织厂“七一棉纺厂”。中华棉花有限公司和改制后的许多省级棉花企业,都已开始涉足初级市场。其他大型纺织企业、外贸企业、民营企业,也越来越多地进入初级市场。
(四) 依靠价格调节供需实现平衡
会员代表认为,价格最终将稳定在供需平衡点上。过去计划体制下讲供需平衡,注重的是总量平衡,把需求作为固定因素。现在在市场体制下,主要是依靠价格调节供需,在价格的动荡中,通过竞争实现优胜劣汰,实现平衡。纺织企业、流通企业,都在根据市场变化、价格变化进行产品结构和经营结构的调整,不能适应市场形势变化的企业,最终有一批要出局。
许多参会纺织企业代表强调,国际棉价上扬并不是坏事,因为国际市场棉价上去了,国内外企业使用同样价格的棉花,国内企业在纺织品质量、劳动力价格方面的竞争力就会提高。同样,国内市场棉价大幅度上涨固然不是好事情,但大幅度下跌也会损害纺织企业利益,前段高价购进的棉花无法消化。
(五) 对后市价格的分析
几乎所有发言的会员代表都认为,国家适时增加棉花进口配额,对稳定棉价起了重要作用,现在纺织企业生产基本正常。明年一、二月份是棉制品销售淡季,价格仍然不会上升。但供需矛盾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明年二季度以后的纺织品出口形势会有好转,高等级棉花价格仍有可能上升,但幅度有限。根据各地对明年农民种植意向的调查,明年棉花种植面积可能增加10%左右,达到8400万亩,正常年景(亩产70公斤)总产量可达600万吨左右。
三、 当前棉花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棉花收购加工企业过多,无序竞争严重
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大幅度增加。去年年底的轧花厂数量已经达到8800余家。三年增加了4000多家。今年按轧花机销售量计算,至少要增加1200家轧花厂,总量超过1万家,加工能力超过2400万吨。实际需求不超过600万吨。相当部分轧花厂没有取得资格认定,无证经营。棉花加工企业这样多,发生抢购,抬高价格,也是必然的。小轧花厂投资少,加工200吨,就有足够的利润。棉花加工机械不是复杂设备,工作寿命很长,短期内不可能自然淘汰。美国60年代有轧花厂4000多家,90年代后期减少到1000多家,现在是800多家,淘汰过程40年。看来我们也要经历相当长的时期才能完成轧花厂的淘汰兼并。
(二) 忽视质量,值得担忧
这是这次会议上各方面反映最严重的问题。据代表介绍,由于气候因素,今年除新疆地区外,全国其他各产棉区的棉花内在质量普遍下降。轧花厂收到棉农和个体棉贩出售的棉花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主要是棉花水分含量过高,严重超过国家棉花标准规定(10.5%),一些地区甚至达到15-17%。由于供不应求,收购超水棉、混级棉的现象相当普遍,加工质量降低,清理异性纤维工作也被忽视。2001年度放开棉花市场后出现的质量滑坡趋势,今年更加明显。掺杂使假行为也有抬头。不少过去质量管理很好的企业,今年也出现了放松质量、棉包标识与棉花质量不符的问题。今后若干年内,国内棉花将处于供不应求状态,质量问题将成为长期问题。今年出现的问题,为今后棉花质量管理留下很深的隐患。
(三) 行业协调难度加大
供销社棉花企业社企分开后成为有限公司,特别是大量民营企业参与收购加工,供销社对棉花行业的组织协调作用消失了,却没有一个合适的机构起到新的组织协调作用。
(四) 企业诚信度较差
到会代表反映突出的一个问题是企业诚信。过去棉花供大于求时,买方不讲诚信,造成了大量拖欠款。现在供不应求了,卖方不讲诚信,一天一个价,甚至一天几个价,已经签订的合同不履约,给买方造成极大被动。
(五) 缺乏有效的预警机制
今年的情况就很突出。一方面,对气象灾害不敏感,对可能出现的减产认识不足。另一方面,对需求的大幅度增长不敏感,预测平衡时,都是按纺织消费零增长或增幅减半计算。一减一增,差距很大。由于没有预见,信息出现真空,纺织企业没有思想准备,价格变化没有过渡期,最后只能在短期内爆发出来,给各方面造成被动。
四、 参会代表提出的建议
参加会议的纺织企业、流通企业代表建议中国棉花协会向有关部门反映他们的意见。这些意见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 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增加并加快发放棉花进口配额。有代表建议配额管理办法由现在的分配制改为领用制,让有实力的企业多拿到配额,国家实行总量控制。
(二) 加强市场管理,提高棉花加工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防止继续盲目扩大棉花加工能力,造成市场进一步混乱。
(三) 建立棉花预警机制。希望中国棉花协会作为中介机构,在信息监测、预警预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四) 加快棉花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在行业内形成注重质量、注重信誉的氛围,协会要与工商、质检等部门配合,逐步建立“黑名单”制度,发挥行业自律作用。
(五) 推动组建地方性棉花协会,充分发挥省、县(市)棉花协会在信息传递和行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
中国棉花协会
无锡二橡胶股份有限公司
面向顾客,持续改进,实施品牌战略,必须是
网址:http://www.wxrb2.com
常州市润源经编机械有限公司
经编未来 无限可能
网址:http://www.run-yuan.com/
青岛云龙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云展云舒,龙行天下 并人间品质,梳天下纤维
网址:http://www.yunlongfj.cn/
黄石经纬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印染机械 首选黄石经纬 印花机 丝光机 蒸化机
网址:http://www.hsjwfj.com/
解决技术难题、提升产品稳定性,宜昌经纬纺机QC小组喜获优秀奖! 青岛宏大与许昌裕丰成功签订8.4万锭托盘式自动络筒机,携手挺进新疆 我国面料对东盟北美出口均有所增长 整个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与重要方向 立达最新纺纱箱S35有效节约原料
重庆金猫携多种新产品参加本届ITMA亚洲展 业务量同比增长超70%,经纬榆次逆势而上靠什么? 壕砸1.3亿收购美国一家大公司,已购的徳司达年狂赚1亿美元,浙江龙盛真牛! 管理创新是纺织行业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 中棉行协赴武汉调研,当地纺企大佬齐“上诉”!棉花“抛储”是焦点!
震惊!曾投资百亿上演“空城计”、今半年产值4个亿!咸阳纺织业强势回归,“梦桃精神”永存! 沭阳县纺织产业“织”出“强县富民”产业链 咸阳纺织业回来了 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年中报告:保持增长效益持续改善 纺机人,生意再难做,深耕自己的行业也比转行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