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化纤行业:产业升级刻不容缓

来源: 发布时间:2003年12月31日

近10年来,我国化纤行业进入高成长期,到2002年已达991.2万吨,占纺织纤维总产量的比例已近65%。但日益突出的结构性矛盾严重阻碍了化纤行业的健康发展。中国化纤协会秘书长郑俊林认为,“结构调整将是今后化纤工业‘发展中调整’战略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调整,重点在于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问题出在低水平扩张 由于利益的驱动,前些年许多纺织企业大量上化纤项目和盲目扩张产能,导致目前化纤行业效益下降和经营状况急剧恶化,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化纤企业的困难正在不断加剧。从2003年上半年看,1~3月,化纤产量比较平稳,但到6月后化纤产量明显上升,尤其是涤纶产量达到75.61万吨,比5月增长了 15.63%。1~6月,我国纺织原料中,进口量和金额最大的商品也是化学纤维,进口数量近60万吨。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产业部副主任孙淮滨说,“低水平重复建设等同于无效投资。重复建设越严重,投资的浪费就越大,造成行业结构失调也越严重,给各方面造成的损失也就越大。” 其实,重复建设包括高水平的重复建设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重复建设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它的产生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重复建设能够繁荣市场,造福社会。经济学家常说的“不要怕重复建设”是指高水平的 重复建设,而化纤行业的重复建设大都属于低水平,对行业发展有害无益,应该坚决制止。 解决之道是产业升级 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员认为,制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一方面要鼓励和支持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另一方面要适当、正确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以及技术手段,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措施。 面对化纤行业存在的问题,中国化纤工业协会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解决之道应该是加快产业升级。为了推进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刻不容缓。化纤行业的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包括:第一,产业链的建设。化纤原料发展滞后,市场缺口很大,高中档面料进口依赖性大。要大力发展化纤原料,减小面料进口依赖性。第二,做大、做强化纤企业规模。一方面扩建现有的企业,另一方面应鼓励行业内小企业进行多种形式的资产重组,推进垂直整合、横向联合和兼并重组。第三,资本结构的调整。目前,我国化纤行业国有资产控股公司占总数的40%左右,民营企业约占50%,三资企业大约占9%-10%。但是相当部分国有化纤企业存在规模较小、资产负债率高、社会负担重、机制不灵活等先天不足,因此必须加强国有企业的兼并重组,提高民企和外资企业所占的比例,采取“混合制”。第四,地域结构的调整。目前,化纤在东部沿海和江浙沪一带发展势头较好,但是今后的重点建设应该放在四川和东北。 产品结构调整包括: 第一,产品质量优质化。第二,加快产品开发。积极开发高性能、高功能的化学纤维,促进产品开发的多元化、功能化、高性能化。开发如醋酸纤维等的短缺产品,以及适应多种用途和特性的化纤品种;还有新一代的高技术纤维,如温度变色纤维、光变色纤维、香味纤维、保温蓄热纤维、特种擦镜纤维、高吸水、 抗静电、低熔点、导电导湿、防水透气等功能纤维;还有具有普通纤维所不及的高强度纤维、耐高温纤维、阻燃纤维、耐腐蚀纤维等特种纤维。第三,加快高新技术产品的的研究和开发。

中国华东化工网

'

1  
阅读数量(488)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