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我国纺织品出口走向成熟

来源: 发布时间:2003年12月25日

  就外贸而言,面对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应该说纺织业反应最为敏感。今年的不利因素还格外的多,非典、伊拉克战争、原料价格上涨……业内人士指出,我国的纺织产业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抗风险能力正在增强,外贸出口已逐步走向成熟。   市场化特点明显   纺织业是我国最早参与对外开放的行业,被认为是我国加入WTO之后,最具有竞争势头的行业之一,纵观今年外贸情况,更凸显了其市场化运作能力的提高。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助理巡视员孙际文指出,从今年的纺织外贸出口来看,纺织企业的市场运作能力越来越强。为什么这么说?政府没有任何补贴,银行没有任何优惠措施,企业的组织生产、原材料采购、加工、后期的销售全部按市场规则,依据市场供求关系进行,纺织企业完全处在公平竞争、自由竞争的环境下,面对各种不利因素的困扰,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出口增长,足以说明其市场化日趋成熟。中国纺织业市场的主体是国内需求,占其供应量的80%。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内需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方面,均对纺织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刺激了纺织业的竞争,进一步强化了市场供求关系的运作,适者生存,劣者淘汰。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认为,我国的纺织企业,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已能够制定有效的竞争策略,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如非典时期,面对贸易受阻的情况,通过各种方式联络客户。他分析认为,今年纺织品外贸出口的市场化体现明显,如纺织企业设计能力有突破性进展,很多国外企业已经开始订购我们自主开发的产品,已能够适应国际市场小批量、多品种、交货期短的需求,开始立足世界纺织品贸易舞台。另外,我国的纺织企业已经开始出口中高档面料。更为欣喜的是,我们的市场多元化发展成效显著,对独联体、中东、非洲等国家地区的出口进一步增加,如对非洲单个国家出口超过1亿元的就有相当一批,中东地区尽管受非典和伊拉克战争的影响,但全年仍保持近40%的增长。   机遇与挑战并存   专家指出,全球经济的复苏,无疑会对为我国纺织品出口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发达国家经济的增长客观上将带动贸易的增长,也为我国纺织品出口带来巨大机遇。明年是配额取消前的最后一年,对纺织企业来说,客户订货的节奏加快,从询价、落单、打样、确认到正式生产的周期比过去缩短,国际市场需求较旺。   但同时,对于配额取消的憧憬,推动了国内投资的快速增长,出口竞争进一步加剧。我国产品具有较强的价格和质量竞争力,但降低退税率使得中国出口利润降低,对纺织服装出口的竞争力也有一定影响。同时,周边国家的竞争力增强,国际市场格局上,整体来说,仍是发达国家控制高端产品市场,中低档产品市场,我国的加工能力和加工规模仍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在中高端产品领域,土耳其等国家的纺织品的品质、质量和设计理念都比较接近欧美一些主要市场国家的需求,这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就不可小觑了。可见,我国纺织品出口的主要挑战并不是扩大市场份额的问题,而是提供深加工、高质量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等结构调整,实施以质取胜战略的问题。   曹新宇指出,我国纺织企业的设备装备已经具有冲击高端市场的基础,但我们的管理水平还不强,无法发挥设备的优势,开发高档产品。同时,设计开发水平不高,不能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他指出,要满足国际市场多品种、个性化的需求,产品要给客户更多的选择,同时每个产品还要提供多种搭配,以赢得市场。以前我国纺织品出口是量的扩张,这些问题还不明显,但我国在国际中低端市场的份额日趋饱和,生产高附加值的高档商品是必然趋势,而上述问题已是其拓展市场的瓶颈所在。   前景谨慎乐观   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纺织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正逐步增强,我们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有着训练有素、成熟的技术工人资源,而且随着纺织业的整体发展,我们已具备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和良好的服务水平,有着稳定的生产环境,这些都是我们的纺织产品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所在,被国际买家看好。同时,2004年是配额取消前的最后一年,纺织服装企业也会进一步扩大出口,提高市场份额。   曹新宇指出,明年的出口将会呈现橄榄球式的增长:受出口退税等政策的影响,很多企业都会抓紧在今年年底出货,所以明年一季度出口相对会少,明年的二三季度,企业会通过对市场的判断,抢抓市场份额,配额和无配额企业都会加大出口力度,明年的四季度,企业则等待2005年的配额取消后再大量出口,所以也会相对减少。   但明年不能忽视不确定因素: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动向将对中国纺织服装出口产生多大程度的影响。2004年美国对华纺织品问题上,政治因素将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一旦美国重新设限成功,其示范效应将不可低估。这对我国纺织企业来说,无疑会给客户带来不确定因素,对经营者来说,就要转移供货渠道,减少风险。   曹新宇进一步指出,明年的不确定因素,原料价格能否保持稳定非常关键,特别是退税率下调后,企业的利润空间减少,原料的价格如果仍是大起大落,企业根本没办法预测成本。另外就是我国纺织企业过分依赖原料的进口所带来的风险在加大,民营和三资企业的市场化程度很高,原料和投资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稍有风吹草动,行业的发展主动权就会受阻。因此,企业在面对乐观的外贸形势时,还要谨慎对待。   政府、行业组织、企业要互动   面对机遇与挑战和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业内人士指出,纺织业要想保持外贸的平稳运行,政府、行业组织、企业应互动起来。孙际文指出,在政府方面,要给企业实现多元化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机制,及时搜集和发布信息,为企业提供规范、透明、便利的政策机制。在企业品牌的评定上,政府要做好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创造良好的运营环境,树立国产品牌,同时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创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建立守法便利,违法碰壁的信用评价体系。   曹新宇认为,行业组织要为企业争得良好的出口环境,加大与国外相关组织的交流,了解国外的市场发展动态,促进纺织品的出口的稳定增长。同时,配合政府处理好各种贸易纠纷和摩擦,及时搜集和公布海外市场的供求信息,给企业做好市场引导。   至于纺织企业,销售仍要以内需为主,促进纺织业的发展。企业要主动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增强研发和创新能力,改变以往由数量扩张到规模效应的理念。毕竟,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都是以数量激增为基准,所以企业要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实现市场多元化策略。

中国纺织报 刘兴  

'

1  
阅读数量(62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