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当前我国棉业呈现五大特点

来源: 发布时间:2003年05月16日

最近在郑州召开的全国棉纺市场形势分析报告会上,供销总社棉麻局局长史建伟对当前我国棉花行业出现的新特点进行了分析。  第一,我国棉业发生重大变化。棉花企业近几年得到迅速发展,企业数量增加,生产能力扩张。据统计,2000年全国增加轧花厂约940家,2001年增加约1150家,2002年1-9月增加2810家(指标准型轧花厂,不算小轧花厂),上述总计约4900家,加上原有4000家,截止到去年9月,全国轧花厂超过8900家。这些数据是通过轧花机的生产企业来统计,按照每卖两台轧花机增加一个轧花厂来计算。如果按照打包机的销售数量统计(只有非常规范的轧花厂才会购买标准型的打包机),到今年8月新棉上市前,全国至少要增加棉花加工厂1800家,加上原来的8900家,总数超过10700家,加工能力最低将达到2500万吨以上。原有的供销社系统轧花厂为1800家,仅占17%。由此可以看出,棉花流通企业的结构在近几年出现多元化格局,多种行业、多种所有制进入棉花市场,形成除原来供销社、纺织企业外,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外企都在向棉花市场进入,市场中多种经济成份并存,供销社所占比例逐渐缩小的新特点。      第二,大企业参与市场。现在很多中央、省、地市级棉麻公司,以新建、购买、承包、租赁等方式在集中产棉区控制了很多轧花厂,其中有许多是跨省、跨地区实现的。这些企业具备较大优势,控制区域不断扩大。还有一些实力强的民营企业、纺织企业开始介入棉花市场,建立自己的收购、加工基地。这些企业采用新的体制和机制,未来将显现其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个体棉花加工企业包括改制后的原供销社棉花加工企业,数量很多,短期内竞争力比较强。从长远来看,由于棉花加工能力已远远大于需求,将有多数棉花企业在规范竞争中被淘汰,这是一个市场新特点。   第三,资金、信息、质量成为影响国内棉花购销的重要因素。质量包括两方面:一是以异性纤维为核心的棉花加工的质量;二是企业工作质量,信誉、服务成为影响棉花购销的重要因素。资金成为制约企业提高竞争力的瓶颈。从最近几年看,除新疆外,棉花企业得到农发行贷款占比例越来越小。现在棉花加工企业的可信度不高,商业银行也没有足够的信心进入,即使进入也是看重大型企业。信息成为第三个制约因素。1999年放开棉花市场以来,棉花购销价格发生几次大的波动,每次波动幅度都在30%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全面把握信息成为企业进行购销决策的重要依据。  第四,国内与国际棉价逐渐接轨,纺织企业自主选择空间加大。在过去八个月中,出现了三次国内价格高于国际棉价的现象。我国加入WTO后,棉花进口关税配额的67%%用于非国有企业,而现在大部分纺织企业是非国有企业,因此许多纺织企业都有原料进口权,特别是对加工贸易的原料进口权没有所有制限制,如果国内棉花质量和价格不理想,国内企业可以直接转向国际市场。在此市场状态下,国棉和外棉在价格上相互影响,逐渐接近。2005年取消棉花进口配额后,纺织企业直接进口权还会扩大,届时国内棉市和国际市场将真正融为一体。   第五,我国棉市对国际市场产生影响的个体因素透明度越来越高。一直以来,我国棉花市场对国际市场有巨大影响,但是过去在这方面很多资料都有保密级别,而现在诸如产量、进出口等数据的透明度已是越来越高。

'

1  
阅读数量(633)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