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海峡两岸家纺行业合作研讨会专题报道之四:竞争与合作

来源: 发布时间:2001年12月26日
本网专讯 在海峡两岸家纺行业合作研讨会后举行的“两岸代表恳谈会”上,几乎所有发言的大陆代表都表达出了想与台湾合作、寻求投资和联营的强烈愿望,效果却是“西望长安不见佳(家)”。一向彬彬有礼、谦恭有加的陈修忠董事长表现出了难得的坦率,他说:“我很希望加强双方的合作,但总要看一看彼此有无共同的目标和方向。你要和别人合作,先要明确自己的目的是什么,是要产品升级,还是要外销。如果连自己企业的长远目标和整体定位都不清楚,别人无法与你合作。”这反映了一些大陆企业对外交往经验的缺乏,他们不懂得怎样表达自己的长处,也不了解怎样吸引外资,似乎有几条优惠政策,再拍几下胸脯、做几次信誓旦旦的保证就可以吸引到投资了。一个企业必须有独到的长处,仅仅有劳动力优势恐怕不够,中国的过剩劳动力有数亿之多,外商是不会对你情有独衷的。 大陆家纺业的技术水平和台湾有一定距离,现在台湾不必过多地畏惧大陆家纺的威胁。两岸的竞争尚属于“和风细雨”。但大陆家纺业的发展十分迅猛,等我们成为台湾对手的那一天,虽然还有合作的空间,竞争就会十分激烈,甚至你死我活。总之,今后两岸家纺业的关系相当复杂,双赢的局面不是轻易可以获得的,很可能一方利益的增加意味着另一方利益的减少。居于产业上游的台商显然很清醒地看到这一点并在努力保持其优势地位,大陆方面如何呢?从恳谈会来看,大陆企业很乐观,对合作后的共同利益考虑比较多。但我们似乎应当想得更多一点,台商不是“义侠”罗宾汉,不会培养、扶植自己的竞争对手的。 台湾以研发能力和国际营销经验为优势,大陆的人力、原料优势与之相比,处于弱势。强劲的发展势头当然是我们的优势,但用一位台商的话来讲,只有发展起来,后发优势才能真正构成优势。和海峡对岸相比,我们还缺少一枝独秀的强项。 WTO的门槛已经迈进,但今后两岸家纺业通向国际市场之路、彼此的合作之路怎样走呢?用得上那句古诗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本网记者 刘煜)信息来源 <a href="http://www.cntextile.com" class=g4 target=_blank>中纺网络</a> '

1  
阅读数量(12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