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海峡两岸家纺行业合作研讨会专题报道之二:优势互补的两岸家纺业

来源: 发布时间:2001年12月25日
本网专讯 在台湾,纺织业是最大的外销产业,现在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虽有所下降,但总量仍保持增长。现在从业人数25万人,2000年创汇152亿美元。在台湾家纺业中,化纤原料价廉物美,特别是防火、防霉、抗菌等功能特殊的原料开发在全世界独步一时;上、中、下游生产体系结构完整,技术力量雄厚;信息灵通,开拓海外市场的经验丰富,可以帮助大陆进入国际市场。他们的弱势在于棉、毛原料匮乏,全部仰仗进口,人力资本攀升,导致产品成本居高不下。 大陆家纺业原料丰富,劳动力素质高、价格低廉。纺织业和与之相关的机器制造业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很有发展潜力。但上中下游生产体系发展不均衡,染整行业相对落后,成为制约家纺业发展的瓶颈。大陆家纺正处于升级换代的关键时期,很多企业从小作坊起家,现在已经能够生产出口产品,但下一步向哪里走、怎样走成了问题,他们急需资金和技术的投入。中国刚刚入世,不少初次获得进出口权的企业毫无国际经验。而在取消配额以后,原来有配额的企业今后也不能躺在配额上睡觉了,他们迫切需要先行者的帮助和指点。 用台湾的技术、经验,大陆的劳动力、原材料,的确可以营造出强大的可以与国际资本抗衡并进军欧美市场的家纺产业。 两岸家纺业也具有一些共同弱点:先进的技术设备仰赖进口,制造、生产、设计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供不应求。现在,台湾的不少企业已经开始自行开发技术,设计能力也在提升,改变了过去单纯复制别人的状况。由只接别国订单的“代工户”转变为掌握接单、设计到生产整个流程的发单者。但总的来看,台湾仍然缺乏自有品牌和符合欧美要求的设计能力。台湾纺拓会产业发展组组长蔡金狮先生认为:台湾的家纺业要发展,就必须从欧洲引进高级设计师,并大量增加设计师留学名额,以提高设计水准,开拓欧洲市场。 大陆的设计水平进步很快,但与台湾相比,仍有一定距离,而比设计低水平更为严重的是观念的落伍。不少企业只重销售,不重设计,设计人员干的是COPY的活。在这些企业,老板和推销员满世界转,而以眼睛为“食粮”的设计师却困坐家中,视野狭窄,少所闻,更鲜所创。业内专家指出:我国(大陆)纺织业的加工能力和水平世界公认,但现在只能做加工,就是因为缺少高级设计人才,缺少文化与设计的结合。如杜钰洲会长所指出的那样,低水平过剩是大陆纺织业最大的危险。(本网记者 刘煜)信息来源 <a href="http://www.cntextile.com" class=g4 target=_blank>中纺网络</a> '

1  
阅读数量(35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