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中国国际时装周专题报道——中国时尚与世界的差距还有多大

来源: 发布时间:2001年12月10日
-------------------------------------------------------------------------------- 本网专讯 第五届中国国际时装周已经落下帷幕,中国时装界又获得了一次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机会,时装周的成功举行使很多人充满了乐观的情绪,不少人表示,这是他们所看到的中国最好的时装周,用不了多少年,北京就可以成为和巴黎、伦敦并驾齐驱的国际时尚中心。 说这些话的有外国友人,人家多半是客气,不远万里特意来看时装秀,又蒙你热情款待,还不说两句好话,可咱们自己不能把客气话当真吧!至于那些国内时装界人士,他们认为自己设计的时装已与国际水准差距不大,甚至可以比肩,他们是对中国时装业最有信心的那部分人。 由中国时装界人士评价本行业,自有其根据。但时装也不可能脱离周围的生活。现在业内不少人都说:你从不会在时装上看见政治。但在经济衰退和恐怖事件的作用下,纽约T型台上下的衣着已经花花绿绿起来,美国人企图以此尽快摆脱灾难的阴影。政治和经济一直在微妙地影响着时装界,隐居在阿富汗山区的本.拉登似乎比皮尔.卡丹更能左右时尚潮流。同样,中国时装的发展也应当放到更大的视野中去判断。全世界的五个时尚中心,美国纽约、英国伦敦、法国巴黎、日本东京、意大利米兰都毫无例外地分布在西方国家,不属于西方而成为世界时尚中心的城市历史上只出现过一个——就是上个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的上海,一个具有浓厚殖民地色彩的国际大都会。发达国家的城市,不一定能够成为时尚中心,但非发达国家的城市,有多少成为时尚中心的可能呢?还是那句老话: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与一个国际时尚中心相匹配的是成熟的时尚消费市场和在全世界叫得响的时装品牌,而这些在中国都是稀缺资源。时装周的华丽与喧嚣毕竟离中国的普通消费者太远了,对他们来说,时装秀只是一场作秀而已。时装这种靠别人的眼睛生存的行业,得不到大众注意力是很难飞速发展的。名牌时装中国更少,按照杉杉集团总裁郑永刚的话来说,中国是世界服装业的大国,但远非强国。 一个城市要成为时尚中心,必须要有顶尖级的时装设计师、摄影师、化妆造型师、模特来引导带动,北京是中国艺术、服装人才的集中地,数得着的时尚人物又有几位?上海在这些方面远逊于北京,也想成为世界时尚中心,只能说其志可嘉。其他城市就更不必提了。 坦率地说,中国时装离世界先进水平尚有不少差距,这次时装周的很多设计也还停留在模仿阶段,当然这种阶段是不可避免的,但对此估计过高也不妥当。民族特色不是靠几幅刺绣、几副团花图案就能支撑起来的。发布会中张天爱、刘家强等有海外背景的设计师表现得更钟情于民族风格,与其说因为他们身处海外中国情结更强,不如说在获得更广阔的视野之后,他们有能力把本土化的元素融化到作品中,遗憾的是这样的设计师现在还很少。 时尚就是轮回,“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很难有太大的突破。穿十年前流行的衣服是落伍,穿三十年前流行的衣服就是时尚了,你能说这是进步、是发展吗?指望一次时装周就是一次跃进是很不现实的。 虽然时尚中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我们不会放弃强大中国时尚的梦想,因为梦想始终鼓舞着人们去奋斗。(本网记者 刘煜) 信息来源 <a href="http://www.cntextile.com" class=g4 target=_blank>中纺网络</a> '

1  
阅读数量(6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