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中国国际时装周专题报道——灵感来源于自信

来源: 发布时间:2001年12月03日
本网专讯 11月29日上午,继第五届中国国际时装周开幕式之后,维信.张继成时装发布会在北京华彬国际大厦世纪厅举行。 张继成时装发布会主要体现以羊绒为原料的时装风格,糅合裘皮、丝绸等面料,从而显露出粗犷的质感。色彩主要分为黑白两大系列,然后是黑色和白色的延伸色,把灰色、橘黄、米色结合在一起,通过简洁的线条和舒张的剪裁,在质朴中透射出大气与豪华。 会后身着一身黑色羊绒服装的张继成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说:别人认为普通的东西,我却认为可以从中挖掘出内在的不平凡的因素来,生活中从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有人认为羊绒设计很简单,其实不然,羊绒设计比一般面料设计难多了,因为羊绒的表达手段很有限,要表现出服装的特殊风格很不容易。我设计的服装主要从造型上,以内在的品牌风格赢得大家的青睐。 张继成认为,要时刻保持一个设计师的灵感,要让大脑经常处在很活跃的状态,会“胡思乱想”和发散性思维。对刚入行的年轻朋友,张先生向他们提出了忠告:刚毕业的学生灵感很多,但最好先去搞一段成衣,把服装的生产环节搞清楚,再进行设计,这样容易“出彩”。服装设计师在企业的作用很重要,但并不是万能的,不能和企业的其他环节脱钩。 谈到设计师和品牌的关系时张继成说,这里和国外不一样,他们那里是设计师创造品牌,国内则倒过来,现在,正向设计师和品牌相互依存的状态发展,“焦不离孟,孟不离焦”(指《杨家将》中的孟良、焦赞)。 有人说中国的设计师比起西方来,交流少,视野窄,还有很大的距离,对此张继成认为,东西方主要是文化氛围和表达方式不同,服装设计理念并无高低之分,比如西方人在华灯绽放后去看歌剧,要着很华贵的晚礼服,中国一直没有这种专门服装,但这并不能说明什么,只是风俗不同而已。张继成说,我们公司曾经请过法国设计师,他设计的服装市场很差。我和外国同行交流,关键在了解他怎样思维,能够给自己什么启迪,而决不会生硬地模仿和照搬。中西时尚的距离不会很大,最多只要5年到8年,北京就可以和巴黎等国际时装中心一样精彩。 在谈到中国服装民族化、国际化这个老话题时,张继成说,完全民族化是不可能的,现在社会大背景已经严重西方化了,唐装这样的中式服装不可能被太广泛的阶层和场合接受,所谓民族化更多地体现在服装的细节和一些装饰上,比如我这次发布会上一些衣服的豹纹图案,一些刺绣的配饰,和中国红色彩的服装。国际化则表现在向西方时装一些造型和款式的借鉴上。 这位1998年、1999年两次荣获“中国十佳设计师”,2000年获中国国际时装周“金顶奖”的时装界风云人物称,获奖只是一个过程,并不代表终身。他就是本着这种精神来参加这次时装周的。中国是世界羊绒的主要生产国,作为内蒙古人民的儿子和以羊绒为主打产品的维信集团的总设计师,他愿意为中国成为世界的羊绒服装出口大国作出更多的努力。 (本网记者 刘煜) 信息来源 <a href="http://www.cntextile.com" class=g4 target=_blank>中纺网络</a> '

1  
阅读数量(462)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