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企业呼吁:国内棉价应尽早与国际接轨

来源: 发布时间:2001年06月27日
今年以来,持续波动的国内棉花价格对棉纺企业的影响已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受国际棉价一路走低、国内棉价大幅攀升的影响,今年国内棉纺企业经济效益普遍下降,企业关于国内棉花价格应尽早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呼声愈来愈高。 日前在北京举行的2001棉花市场形势研讨会上,与会者普遍认为,面对如此严峻的市场形势,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任务将更加紧迫和繁重。 目前,我国棉花产量已占到世界棉产量的1/5,棉纺生产能力和棉纱生产分别为世界的1/4和1/3。我国的棉业经济在世界棉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如此强大的基础上,我们的棉花产业却并不强大。 棉花是棉纺企业的重要原料,1999年,棉花在我国纤维加工总量中占到40%,2000年占36%。据了解,棉花价格已占到棉纺企业产品成本总额的70%,棉花价格的高低对整个纺织产业链的影响极大。有人算了一笔账,如果国内棉花较国际市场价格每(吨)浮动1000元,对全行业影响就是45亿元。去年我国纺织全行业效益是290多亿元,棉花价格在其中的作用是可想而知的。棉花能使纺织行业成为"摇钱树",同样也能使其成为"苦菜花"。 纵观纺织行业的发展轨迹,虽然棉价高低对纺织行业的影响很大,但目前更为突出的是国内外棉花是否能接轨。权威人士指出,现在国际市场是放开的,其纺织品价格不是依据某个国家的原料价格而定,而是取决于国际棉花的价格。这样,由于我国产品与国际接轨,而作为产品原料的棉花又是封闭的,就会大大影响我国棉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有关统计数字显示,1997年,国际市场棉价是100美分/磅,折合人民币大约是18000元/吨,当时国内棉价基本与国外相差无几,1997年全行业扭亏为盈,出口创历史最高水平。由此不难看出,尽管当时国内棉价很高,但由于与国际棉价是接轨的,所以整体效益仍然良好。1998年国际棉价70美分/磅,约合人民币13000元/吨左右,国内当时价格是16000元/吨,价格相差3000元/吨,这一年棉纺效益增亏2亿元,全行业效益减利28.5亿元,当时又受金融危机影响,出口创汇下降5.9%,整个行业出现了负增长。到了1999年国内棉价与国际棉价很接近,结果全行业又是扭亏为盈,增利128亿元,出口创汇持平(受金融危机余波影响)?2000年国际棉价为11000元/吨,国内也是这个价位,所以2000年纺织业创下历史最高水平,创利290亿元。从近几年的发展轨迹来看,真正放开棉花市场无论对出口创汇还是对整个纺织行业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据了解,目前国际棉价急剧下跌,国内棉价骤然上涨,国际棉价下跌5%-10%,国内棉价则上涨20%,价差约为3000元/吨,国际国内棉价这种严重的背离,使国内企业忧心忡忡。业内人士透露,今年一季度,棉纺行业效益下降了1.15%,产销率下降5.28%;棉纺业出口出现了负增长,国内企业出口竞争率、市场占有率明显下降,许多企业还陷入了"买棉花不如进口纱,进口纱不如进口布"的怪圈。另外,我国棉纱对美出口也由第一退居第四,巴基斯坦占美国棉纱市场份额为23%,印度为13%,加拿大为11.5%,我国为10%。本信息转自<a href="http://www.cntextile.com/" target=_blank class=g4>中纺网络</a> '

1  
阅读数量(341)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