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后发优势是中国化纤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来源: 发布时间:2001年06月07日
我国的化纤生产增长现处世界领先地位。在过去的五年中,世界化纤产量由2198万吨增至近2800万吨,平均每年净增120万吨,而同期我国的化纤产量由334万吨增加到694万吨,年均递增70万吨,约占世界化纤年均增量的60%,成为推动全球化纤产量增长的主要国家。在我国化纤生产出现超速发展的同时,欧美发达的化纤生产国家正忙于自身的结构调整,或逐步退出传统化纤生产领域,或开始转向生命科学为标志的高科技纤维开发,以我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世界化纤的主要供应源。我国化纤生产迅速发展的主要增长源应该说来自于国内市场需求。1995~1999年国内纤维消费中的化纤比重由35%提升至56%,国内生产的化纤类出口产品占纺织工业总出口的1/3。但作为发展中国家具有的后发优势,则是我国化纤工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所谓后发优势主要指发展中国家作为"后发者",利用发达国家已有的技术和经验,一可以不必事事自己探索,节省发展的时间;二不必自己经历每一种市场风波,减少发展过程中的风险成本,少走弯路,从而获得更快、更有效率的发展机会和跳跃式赶超的条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化纤业的生产技术和装备有相当部分为国外引进,仅以涤纶长丝为例,国内引进的技术和装备约占涤纶长丝总能力的60%,而且整体技术评价达到世界20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使我国涤纶长丝产量迅速增长,1999年达到299万吨,列居世界第一。20世纪90年代以后,外资不断进入我国化纤领域,特别是外国著名的跨国公司在我国掀起了新一轮化纤投资热,不仅改变了我国化纤行业的所有制结构和资本结构,更主要的是利用它们现成的技术、经验、管理、人才,缩短了我国化纤业的发展路程,减少了风险,赢得了超常增长的条件。"九五"期间我国化纤生产年均增长率达到18.7%就是最好的验证。由此看来,利用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现有的经济和技术资源,能给我国化纤业发展带来更快、更有效率的后发优势。 伴随新世纪的到来,我国化纤业要迈向建立世界化纤强国的新时代。我们既要为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也要为行业综合素质达到世界水准付出努力。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化纤工业在不具备技术创新优势的条件下,我们仍然要充分有效地利用发达国家已有的技术和经验,多多地在后发优势上做文章。关键是选准领域和如何运作。从国内外行业现状和技术趋势看,应该重点突出差别化化纤开发、信息及网络技术应用两个领域。这两个领域都是我国化纤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但却是发达国家目前的强项,有许多现成可以利用的成果。为此,国内有条件的企业应该设法紧紧跟上,作为行业中的先头部队,快速缩短与国外强手之间的距离,发挥后发优势而取得跨越式增长,并在行业范围内产生示范效应。而对于眼下不具备条件的企业,千万不要盲目跟风,在技术进步的前沿去赶时髦,因为自己的实力和家底还经不起这种风险,还是老老实实在传统领域把事情做好,为下一轮后发和赶超奠定基础。 说到底,发挥后发优势是为了使我国化纤业能够尽快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的衣着消费、环境装饰以及各种产业用需求的重要物质基础,成为世界纤维消费市场的重要供应源。但需要指出的是,后发优势固然需要我们着力去开发和释放,但这离不开相对完善的贸易准入、法律体系、公司制度、银行服务、资本市场等机制和外部环境的协调和配套,否则进一步发挥化纤行业的后发优势将会受到严重的制约。 '

1  
阅读数量(853)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