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入世"对中国纺机行业的影响

来源: 发布时间:2000年08月30日
"入世"后,国内的纺织市场、纺机市场将逐步和国际市场融为一体,市场竞争将形成新的格局。我国纺织工业总体装备水平不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比较低。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等国家的纺织工业发展水平和我国相当,在低档次世界纺织品市场上,我国面临激烈的竞争。纺织工业在进行结构调整后,必须转向以技术进步和集约化增长为中心内容的产业升级,完成由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转变。纺机行业面临的竞争态势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传统纺机制造业已成为一个门类齐全、分工明确的行业。它与汽车、家电业不同,属于多品种、小批量的行业,在国外纺机业鲜见巨舰式的企业,一般均为数百人的小企业。纺机制造业专业性很强,不少企业专攻某个产品,有时两三个企业就瓜分了世界市场;纺机制造业又是一个市场进入壁垒很高的行业,欧洲企业一直牢牢控制着传统纺机产品(化纤、印染机械除外)的市场主导权。因此,我们在制订产品发展战略时必须扬长避短。目前,我国纺机行业已具有自行开发和生产清、钢、并、粗、细等棉纺成套设备的能力,但我们的织造设备、染整设备、化纤设备的关键工艺和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还很大。产品的技术含量低,可靠性差是大部分国产纺机产品的通病。没有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经济运行质量低,人均产值、人均利润及资金利润率都远远低于国际水平,难以保证有效的资金投入来进行新产品开发。在国内纺机市场上,国外产品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国产设备销售额近几年保持在100亿元左右,去年进口设备年销售为12亿美元,最高年份曾达35亿美元。国外产品主要在高端产品方面,国内产品则主要占据了低端的市场份额。产品发展战略选择加入WTO后,可以使国内市场经济依照国际市场经济的规则运作,更快地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纺机行业只有加大改革、改制的力度,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才能适应这种形势。"入世"以后,中国将加快融入全球经济的步伐,使国内资源进入国际间优化配置的总渠道,以中国的优势资源(如市场、劳动力、自然资源等)跟外国的优势资源(如资金、技术及先进管理等)进行优势互补,使中国经济获得新动力。必须改变在市场封闭状态下自成体系,另搞一套的做法,积极参与国际间经济合作,引进技术、资金、联合开发,合作生产。对于一些量大面广、国内已具备独立设计和制造能力并已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的产品,如清、钢、并、粗、细棉纺成套设备,要进一步提高其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增强其可靠性;对市场进一步细分,开发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高、中、低档产品,不仅巩固其在国内市场、发展中国家的竞争能力,而且准备在若干年内进一步进入发达国家市场。棉纺成套设备市场容量巨大,在采用了国产新型清梳联设备后,成纱质量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很好的市场发展前景,理应做大做强,使其成为我国纺机业走向世界市场的一个拳头产品。对于一些面广量大、进入壁垒高的产品,我们要逐步创造条件进入。比如织机市场,国内织机保有量110万台左右,其中无梭织机10万台左右。如果将来全部置换成无梭织机,只要30--40万台就能满足生产能力方面的要求了。因此无梭织机每年的市场容量按保守的估计也能达到1--2万台的水平,约有20--30亿元的市场销售额。无梭织机技术含量高,市场进入壁垒也高,光凭我们自己的实力很难进入,可以采用技术引进、寻找战略合作伙伴的方式逐步进入这个领域。对于一些市场容量不大、进入壁垒又很高的产品,我们不妨采用拿来主义,或开发功能类似的替代产品。比如自动络筒机,是进入壁垒很高的产品,世界市场主要由村田、萨维奥、赐来福等少数几家厂商瓜分,处于高度垄断局面。那么中国的市场容量有多大呢?如果按每10万锭配置35台计算,按国内3000万棉纺锭规模,其中50%使用自动络筒,国内市场的总容量5000台左右,那么每年国内又能销售多少台呢?其中属于国内厂商的又有多少台呢?况且传统的络筒机配上电子清纱器和气动捻结器,也能部分达到自动络筒机的功效,又得蚕食一部分市场份额。自动络筒机价格昂贵,能耗高,使用成本也高;普通络筒机价格便宜,如在电子清纱和气动捻结上有所突破,具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是能够得到市场认同的。在中国即将"入世"之际,为实现我国由纺织大国转变为纺织强国的发展战略,纺织工业正在进行的产业升级为纺机行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应认清当前的形势,及时调整思路,制订相应的发展战略,不断增强创新能力,迎接新的挑战。 '

1  
阅读数量(3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