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正文

达利丝绸:科学控制成本化危为机

张榆莹

来源: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09日

  达利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78年,1992年在香港上市。集团拥有全国以至亚洲的先进生产设备,是国内丝绸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专营高档男女真丝产品,包括梭织、针织、时装便服、内衣系列、领带服饰和丝绸家纺产品。     丝绸是传统产业,是杭州乃至中国的名片。金融危机发生后,对以出口为主的纺织、丝绸业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此,达利集团利用危机逼自己练好内功,加强成本控制,走开源与节流并重的路子。虽然出口量同比下降,但利润却创新高。总结起来,其秘决在于达利走的是一条控制成本、科学发展的道路。

  一是用好危机的“倒逼”作用,规范企业运作。去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对 达利的影响也非常大。特别是外贸出口下降,一度让达利发展受阻。危机也是转机,前几年高速扩张的达利,这次有了停下来认真审视自身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时间。2008年10月,“达利”成立了一个全新的部门––成本控制中心,并制订了2009年下降4420万元制造成本的目标,公司负责人的考核指标中也相应增加了成本控制指标,在每个环节,都要求将成本压到最低。

  二是在节能降耗上下功夫,大幅压缩开支。达利丝绸投资500多万元,建造了总面积为9500平方米的太阳能集热器组,改变了以往采用燃煤、蒸汽加热的方式,该项目被国家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国家建设部科学技术司联合确定为国家“第三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通过开发利用太阳能、在园区建地下保温蓄水池、开发余热回收系统等措 施,今年以来,公司总能耗同比下降32.04%,总计节约1374吨标准煤。据统计,今年前4个月,“达利”制造成本下降近2000万元。

  三是激发自主创新动力,做好“开源”文章。总共拥有5000名员工的达利公司,其开发部员工多达500余人,2008年下半年以来,公司为应对危机,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投入资金逾3000万元。在依靠新产品拓展市场的同时,“达利”今年还主推自主品牌。今年以来,公司贴牌加工量大幅减少,自主品牌却迅猛增加,仅美国市场,前4个月自主品牌订单就增长了5.31%,带动了利润指标增长。公司前4个月的出口利润率从去年1至4月的2%反弹到了历史最高的10.9%。自主品牌产品的热销,也让企业实现了不裁员、不减薪的承诺。


1  
阅读数量(5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企业新闻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