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正文

泉州纺织服装企业大力开拓内需市场

吕缜缜

来源: 发布时间:2008年12月15日

  受国际金融风暴影响,泉州纺织业出口利润下滑,20%的企业实行了“并”“转”。应对危机,这些企业及时调整结构,积极开拓国内市场。

  今年以来,我国纺织行业遭遇寒冬。一方面,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和人民币升值的影响,行业出口明显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的不断上涨,企业成本大幅上升。内外因素影响,纺织业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关头。作为福建省泉州市第一支柱产业的纺织服装业,如何度寒冬?

  出口企业利润下滑

  泉州纺织服装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从抽丝、织布、染整到服装生产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和庞大的产业集群,成为当地最具优势的支柱产业,并成为我国最大的休闲男装、童装、体育运动服装生产基地。相关资料显示:泉州市目前有8000多家纺织服装生产企业,从业人员约50万人。年产值超千亿元的庞大纺织服装产业,占泉州市工业总产值的1/4,出口值占全市出口商品总值的27.5%,产量占全省的70%,占全国的10%。

  “2008年是泉州市纺织企业最难过的一年,一方面,《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增加了部分劳动密集型纺织企业的用工成本;另一方面,今年以来人民币升值幅度加快,对于以美元结算的出口企业来说,人民币汇率每升值1%,纺织服装业的销售利润率就会下降2%至6%;此外,美国次贷危机、原油价格上涨等也都影响到纺织品出口。由于上述环境的变化,造成全行业利润下降。目前,对于许多企业来说,都是‘平进平出’。”泉州市纺织服装商会会长周少雄说。

  在人民币升值情况下,以出口低附加值为主的、没有自主接单能力的小型企业将退出出口市场,与之相关的低附加值产品出口也受到极大打击,在产业调整的进程中,20%的企业实行了“并”“转”。

  新政策加快结构调整

  泉州市纺织服装商会会长周少雄告诉记者:“最近中央出台对轻纺工业信贷政策的支持,对稳定行业发展非常重要。这对于依靠银行贷款维持运作的中小企业来说,特别是对企业流动资金的支持,是场及时雨。提高纺织服装的出口退税率,取消涉及轻纺企业的各种不合理收费,这些政策对于纺织行业来说可以抑制出口贸易的下滑势头;增值税的调整转型将直接增加企业当期增值税进项税额,减少企业的增值税负担。通过这些举措,可以加快企业实现结构调整,给行业带来了走出困境的希望。另外,内需市场的拉动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强带动了衣着消费的增加,大量住房的增加,铁路、公路的建设,对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的消费都有着很大的拉动。”


1  
阅读数量(31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企业新闻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