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正文

从2万到100亿的裂变 解读雅戈尔集团的发展之路

田甜

来源: 发布时间:2008年06月30日

   公元2006年3月28日晚上,北京21世纪剧院,斗拱彩绘,檐牙摩空,碧瓦朱楹。被誉为中国服装“奥斯卡”的“装典中国——2004、2005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颁奖盛礼”在这里隆重举行。   品牌大奖中最顶尖的奖项——成就大奖被雅戈尔摘走。 雅戈尔作为中国服装行业的龙头企业,获得“成就大奖”可以说是实至名归!

  然而令人难以想到的是,雅戈尔竟是几位下乡知青在1979年靠投资2万元起家的。短短20余年,已发展成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设备优、功能全的服装基地,集团资产规模超过100亿元!可以说,雅戈尔20多年创造的是一个奇迹,在中国乃至世界服装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从为人作嫁衣裳到自创品牌

  1979年,鄞州区(那时称鄞县)石?镇成立了一家青春服装厂。说是工厂,其实只是一个蜗居于戏台地下室的原始小作坊,几台家用缝纫机是用2万元知青安置费买的,尺子、剪刀、凳子是职工自带的,主要为别的厂加工背心、短裤、袖套之类小玩意。

  1980年初,从上海下放到鄞县务农15年的李如成,被安置到青春厂,先是拉板车运砖头当小工,后被任命为裁剪组长。就在小厂面临断炊、岌岌可危时,李如成远赴东北揽下12吨面料的加工业务,使小厂起死回生。从那以后,李如成逐渐显露出经营才能,最终被工人推向厂长的位置。

  1983年,李如成得知上海开开衬衫公司寻找加工点,怦然心动:开开是上海名牌产品,何不借梯上楼?一番艰辛努力后,双方达成协议:由“开开”有偿提供商标和相关技术,“青春”作为分厂自行生产和销售。第二年,青春厂利润从40万元猛增到上百万;第三年销售额达1000万元,利润也翻了番。

  掘到第一桶金后,青春厂不满足于替人打工。1986年,青春厂推出第一个品牌——“北仑港”。1989年,北仑港衬衫的年销量达到300万件。

  就在“北仑港”如日中天时,青春厂作出一项令人吃惊的决策:放弃已经成熟的北仑港品牌,与澳门南光公司组建合资厂。李如成眼光深邃:这个带有强烈地方色彩的品牌在未来发展中的潜力有限,企业要上台阶,必须浴火重生。

  1990年8月,中外合资雅戈尔制衣公司诞生,“雅戈尔”注册商标问世。“雅戈尔”既是“青春”的英文谐音,又巧妙地嵌入了李如成当过15年农民的雅渡村村名。后来,人们称这次改革是“雅戈尔涅磐”。

  自那以后,雅戈尔公司连上台阶:1993年,改制为股份制公司,明晰产权;1998年,公司上市,涉足资本市场……

  科技创新 衬衫“十八变”

  由于服装产业起点较低,这使得人们把其归属于夕阳企业,然而宁波人依然把服装产业做得红红火火,这其中自然离不开创新。雅戈尔衬衫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1990年,中外合资雅戈尔制衣有限公司成立伊始,便一次投入数百万美元,从德、日、美等国引进300余套国际先进水平技术设备,品质优良的雅戈尔品牌衬衫迅速获得市场青睐,在中高档服装领域创出了新天地。


1  
阅读数量(364)
分享到:
 更多关于 企业新闻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