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正文

安徽安利主动求变主攻技术创新

冯小青

来源: 发布时间:2007年10月15日

  “每天晨会上都要跟分管内销的总监‘吵架’。”陈茂祥笑着解释。作为安徽安利合成革股份公司总经理助理,陈分管公司的出口业务,但今年以来一直发现订单太多了,两位销售负责人都要为各自的客户“抢货”!

  据了解,目前安徽安利合成革在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发展了鞋、包、沙发制造商客户,通过展会及上门拜访,这些客户为安利合成革的产品品质打动,不惜出高价、预付货款、排队等货。

  公司总经理姚和平先生风趣地告诉记者,安利生产的合成革,若以1.4米的宽度铺到路上,两天到南京,一星期到上海!但就是这样的生产速度,仍难以完全满足客户需求。“2007年销售总额将达到10亿元,继续保持近年来20%以上的增速。”姚和平说,公司正进一步加快技改扩产进度,以求2010年底实现年产15亿元的目标。虽然安利拥有“安徽第一外企”的光荣历史,并在技术、市场覆盖面、产品种类、效益等各个方面赢得“行业冠军”。对此,姚总还是非常谦虚,他戏称安利只不过是“小河里的一条大鱼”。

  事实上,了解安利历史的人都知道,目前的局面实在来之不易。2000年之前,安利年销售额还始终在两亿元的水平上徘徊,甚至发生了技术团队集体跳槽之事。“国内鞋、包、沙发的制造企业大多数集中在江浙沿海,那里的合成革企业离终端市场比我们近,离原材料产地也近。”姚和平说,于是,安利开辟向外突破道路,目光盯上竞争更激烈的国际市场。“像赛跑一样,赛程拉长,江浙的区位优势就减小了。”安利一位高层管理人员坦言,避开国内的恶战,安利选择了跟国际一流的企业赛跑,并在“世界跑道”上锻炼、提高自己,逐渐形成了国内行业冠军的地位。

  进入国际市场,安利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技术。

  以安利当时的技术水平,很难与拥有垄断技术优势的日本、韩国、意大利合成革企业相比。于是,安利主动求“变”,猛攻技术创新。技改研发投入约占销售收入的8%,远远高于同行业3%的水平。据介绍,通过管理、技术、销售团队同心协力,安利相继研发出高剥离耐水解无纺布聚氨酯合成革、新型高品质超柔软聚氨酯高分子合成革等新产品、新技术,迅速打破世界顶尖企业的技术壁垒,并以紧贴客户需求的产品,在国际市场形成强大的竞争力。目前,包括茵宝、锐步等国际品牌均已成安利的合作伙伴。


1  
阅读数量(739)
分享到:
 更多关于 企业新闻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