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正文

萧山纺企:企业如何破解“用工荒”

卫敏华

来源: 发布时间:2007年04月13日

  当前,萧山区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遭遇“用工荒”,但也有企业通过提高待遇、加强培训、提升产业层次,留住员工,保持了正常生产秩序

  今年,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荒”成扩散趋势。日前有统计显示,萧山区服装缝纫工、车工、机械工、服务员等岗位缺口近3万人,一些企业由于招不足人而影响了正常经营。但也有一些企业巧妙化解用工荒,保持了正常的生产秩序。

  三招缓解“用工荒”

  浙江庆丰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是萧山纺织行业骨干企业,拥有近1500名员工,在人员流动性很大的纺织行业中,该企业将人员流动率控制在5%%以下,正常生产一直没受到影响。“有人员流动是非常正常的,但保持人员稳定也是有方法的。”庆丰公司的王慧儿经理说,他们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入手。

  提高工资待遇,这是吸引员工留下的最关键因素。目前,该公司的普通工人工资分别提升到800、1000、1200元三个档次,中层技术管理人员的月工资有近万元,这种待遇在同行业中是比较好的。去年,庆丰为员工交纳的“五金”多达500多万元,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人心,留住了人才。

  第二是放低招聘要求。前几年的招聘市场,曾出现5个车工抢1个工作岗位的现象,现在已经变成企业找不到合适的车工。王慧儿说,现在他们对普通车工的招聘条件已经放宽,比如年龄从不超过22岁放宽到35岁,文化程度也从高中放宽到初中。

  第三步是培训员工。该公司一位员工说:“通过培训,我们的技术熟练程度提高,生产效率也上去了。而且,培训让我们对公司产生一种信任感,愿意留下来。”每年,庆丰公司都培训300名以上的员工。

  区就业管理服务处的负责人介绍,工资待遇、生活条件、工作环境成为留住员工的三大关键因素。工资待遇与生活开支,决定了职工能存下多少钱。同时,对工作环境中的工作强度、工作时间等,员工也会在同行业的企业中对比,选择相对较好的企业。根本出路在

  提升企业“内涵”

  记者在对几家企业的采访中发现,无论是提高待遇,还是增加培训、提拔骨干人员,都将增加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导致利润空间的压缩。这在纺织服务行业中尤为明显。

  在不少企业感到苦恼的时候,杭州鼎盛服装有限公司找到一条出路: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目前,鼎盛公司已经在市场上寻求突破,直接与外商联系,通过承接附加值更高的产品订单,来扩大产品利润空间,以消化增加的人员成本。

  该公司一位负责人介绍,如果企业还停留在低水平生产,停留在制造低附加值产品上的话,必然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可能很快就要被市场所淘汰。他说,不论是从化解“用工荒”带来的劳动力成本增加,还是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提升产业层次、提升产品附加值,已经成为企业谋求新一轮发展的必由之路。

萧山日报


1  
阅读数量(84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企业新闻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