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正文

1787家出口纺企被禁止配额投标

卫敏华

来源: 发布时间:2006年08月24日

  东方网8月24日消息:我国商务部日前公开取消了1787家纺织出口企业参与配额投标的资格,其中广东受惩企业多达1291家,占到受惩企业总数七成,上海地区共有22家。业内认为,此举显示出国家规范纺织品出口市场的决心,同时透露出后配额时期,我国外贸行业出现的困顿局面。

  沪上22家出口企业被取消资格

  据了解,日前,我国商务部外贸司发布了《关于对2006年度输欧、输美纺织品出口许可数量第二次招标未交中标保证金企业实施处罚的公告》。

  根据该公告,国内共有1787家纺织出口企业,未缴纳配额中标保证金,将由招标委员会收回上述企业的中标数量,并取消这些企业2006、2007年度相关类别的投标资格。

  据了解,商务部此次公布的惩罚名单中,1787家企业均未缴纳中标保证金,占到总中标企业的1/3,其中广东受惩企业多达1291家,占到受惩企业总数七成,上海地区共有22家。

  据了解,对于商务部的惩罚,一些企业已经计划了各自的应对措施。在受罚名单内的上海沁润进出口有限公司,其有关人士透露,“公司准备改做销往中东地区的袜子生意,这样一来商务部的处罚对企业没有太多影响。”另外一些企业透露,计划以第三国出口的方式,间接将产品出口。

  中介涉嫌“炒作”高价配额

  对于这样的遭遇,记者采访了解到,不少企业受罚有自己的苦衷。据广东省惠州深丰针织有限公司有关人士透露,“导致这次千余家纺织企业放弃缴纳保证金的最主要原因,主要在于这次纺织品的配额价格太高了。可能在于一些中介在其中进行炒作。”

  据该人士透露,“我们投标的同时发现,在国内市场上有一些拥有多余出口配额的纺织企业在以低价出售配额,而且这些配额很容易就可以买到。因此我们这些中标纺织企业当然纷纷弃标,转而购买市场上便宜的配额。”

  当天,上海中基进出口有限公司有关业务员透露说,“我们原先的出口贸易利润在3%左右,但是现在远期外汇从7.9下降到7.7,这使得外贸的利润直线下降。如果当初交了保证金,并且使用中标配额,但是配额的价格太高,将导致出口成本上升,外贸业务还是会出现亏损。”

  对于此次商务部推行的第一轮惩罚举措,业内评价认为,有望改善外贸企业哄抢配额的局面,促使企业更加理性申请配额,同时也有望促进重新启动的纺织配额制度,形成合理的市场价格。

上海青年报


1  
阅读数量(96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企业新闻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