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展会报道 >正文

宁波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 “共生”之慧

吕缜缜

来源: 发布时间:2008年08月18日

  2007年,浙江省宁波市获得了中国GDP“3000亿元俱乐部”的入会资格。

要知道,若干年前,这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城市,今非昔比。如今的宁波,承载着更多的使命与追求。比如宁波服装,以及即将迎来12岁的2008宁波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这是一个深谙“共生”之慧的城市。

获得GDP层面的身份认同,这显然不是今日宁波城市与产业最终的目标诉求。“三服一城”理念的提出,表达着这个城市希望将品牌与产业、文化以及会展,甚至政策环境“捆绑销售”的经营智慧。

2008年,宁波服博会12岁――身处同一个生态系统中,谋求“群”的力量,赢得“共生”,这将是它赢得未来最具竞争力的砝码。

共生法则1

产业与城市的“联盟”:

早在前几年,就有相关部门测算,宁波服装纺织工业每增加1元钱投入,可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数字是4元。 对于宁波城市而言,宁波服装产业可谓“屡建奇功”。然而,近几年宁波服装产业的日子却并不好过。2003年下半年以来,资源要素供给紧张和国家宏观调控给宁波带来了严峻考验: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银根紧缩、固定资产清理,项目建设难以推进;缺水少电,企业被迫减产减量……洗牌时代来临,如何才能有资格担当“优势产业”,使得宁波服装产业成为宁波不离不弃的“保留项目”?

“共生”,成为了宁波服企依托城市品牌,突围“微利”时代的价值思维―――产业面临阶段性的发展瓶颈,需要与城市品牌结成坚实的联盟,借力于宁波良好的城市软环境,打响“区域品牌”这张王牌。事实上,宁波城市品牌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积淀。它完全有能力依靠自身的形象传播,辐射传统产业,吸引周边城市以及国际优势资源的加入,为“微利时代”的宁波服装品牌撑起“保护伞”。以“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为例。2007年6月22日,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BrandLab)发布了最新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宁波有9个品牌上榜,其中雅戈尔以92.11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居第66位,成为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最值钱的品牌之一。9个上榜品牌中,纺织服装行业就占据了半壁江山。维科、罗蒙、培罗成、博洋等品牌榜上有名。宁波男西服销售仍然保持全国前三甲,形成了国内少见的服装名牌群星璀璨的局面。

这个评估结果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品牌之都”宁波的独特魅力。截至2007年底,宁波已累计涌现了158件中国驰名商标、61个中国名牌产品。“中国文具之都”、“中国模具之都”、“中国塑机之都”,手握三张国家级产业名片的宁波,已经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品牌之都”。

今年5月1日,杭州湾跨海大桥正式通车,这座连接上海与宁波的跨海大桥又为宁波增添了一个重要的城市品牌。“品牌宁波”正在改变以往“交通末端”的宿命,加速成为长三角南翼最重要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

有了良好的城市形象作烘托,有了龙头品牌的引领当标杆,有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现阶段,宁波服装企业如何顺利摆脱风险?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跻身“共生”生态圈,眼明手快地搭上“品牌之都”的顺风车,在资源相对匮乏的境遇之中学会快速整合资源,在这么多“有”之中寻找到最适合的为己所用。

正是在这样的理念引导下,“三服一城”的构想提出并在有条不紊的实施当中。“三服一城”,即把宁波的服装产业、服装文化、服博会三位一体地推进,目标是建设中国服装名城,这种系统、整体的扶持措施可谓前所未有,它主张的就是构建一个立体的“共生圈”,由点及面,注重资源的互补与协调。

而另一方面,理想的“共生”状态追求的就是“互惠互利”。在这个过程中,“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经济-品牌城市”的战略实施,也将使宁波的城市综合竞争力持续提高。“三服一城”理论的提出,最直接的受益者是宁波的服装产业和服装企业,而宁波这个城市也将成为最终的受益者。

共生法则2

政府与企业的“联动”:

“如果你问我最爱宁波什么?我会告诉你,肯定会有其他城市比宁波更具备地缘优势。但是我看重的,是一个健康的软环境。”申洲针织常务副总经理陈忠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忍不住为宁波做了一个“活广告”。

事实上,“在宁波,市场的游戏规则比较明确,政策能见度比较高。”这是记者走访很多企业时听到的心声。而一位在宁波市政府就职的官员也笑言,“在宁波,政府没有想象中那么‘牛’,很少有企业追着政府跑”。政府与企业的良性联动,正在成为宁波城市拥有内在健康肌理的最重要表达。

“宁波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塑造的中国服装名城的形象,完全是市场发展的结果,所以现在宁波政府要做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完善要素市场的资源性配置。政府很慎重地对产业进行大方向的把握,因为对于宁波来说,服装产业的生机与否直接关系宁波这个城市的时尚化程度。如此唇齿相依般的关系,不管撇下哪一方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面对媒体,宁波市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周学明这样说道。

而业内人士也表示,目前在中国的各个服装名城名镇中,没有一家是政府完全“撒手不管”的,绝对的“市场主导”同样容易走极端,这也是不顺应现阶段发展状况的。在这个时候,政府的执政智慧与技能,表现为如何在“有为”与“无为”之间保持游刃有余,以及选择在哪些领域、哪些环节实现“理性收放”。

首先是“收”。在对企业提供政策支持的服务保障方面,宁波市政府并不希望自身有丝毫懈怠。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扶持政策的出台,将为“工业立市”向“产业集群立市”的转变定下宏观基调。

据了解,今年宁波将实施“5+5”产业优先发展战略。所谓“5+5”产业,分别是指宁波的5个重点优势产业和5个新兴产业。其中,高档纺织服装作为重点优势产业名列其中。宁波将继续加强扶持引导,着力推进信息化改造,推进企业技术创新,这不能不说是宁波服装的“政策利好”;同时,宁波市主动走出去“引入外脑”,与专家合作在全国率先完成制订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的同时,也决定出台一系列产业集群发展配套扶持政策;对产业集群中为区域品牌塑造和技术创新做出重大贡献的骨干企业和个人进行无偿推广与扶持;另外,宁波正在加快建设支撑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形成有龙头企业支撑、集群共性技术平台完善、技术服务活跃的组合型产业技术体系,以实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同步提升。

其次是“放”。以宁波服博会为例,今年2月,宁波市政府率先对服博会的执行承办企业选择进行了公开招标。历时一个多月时间,经过严格评审,依据规范操作程序,宁波华博会展公司一举获得了为期三年的服博会执行承办权。

这个信号暗示着――宁波服博会的主办方构成正在由“纯官方”变为“半官方”,逐步向企业化过渡,以往依靠“行政命令”招展、办展的思路正在演变为“契约化”的合作精神。通过合约的方式,宁波市政府将承办的执行权让给了专业展览公司,同时并不放弃适度的监管,以防止“转型过快”而造成的诸多矛盾。

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单纯就展会的性质而言,政府与企业联手,将大大释放市场化运营条件下的展会活力,实行高质有效的“服务”,同时并不回避“赢利”,这将是专业展会获得长足发展的动力源泉。

共生法则3

品牌与会展的“联手”:

“当时我是参加服装节的一个活动,负责邀请各地的服装展商,难度很大,人家根本没听过宁波服装节。对展商来说,他肯定要衡量服装节能否带来足够的经济效益,参加没有名气的宁波服装节,这有些冒险。”这是身为“红帮裁缝”传人的陈尚斌面对媒体时对第一届宁波服装节的回忆。

而如今,以宁波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为主体内容的宁波国际服装节,不仅仅是宁波会展中的“长子”,11年的积淀,也令宁波服博会成为了服装展会中实至名归的“老字号”。“老字号”的由来并非一日之寒。没有实际的效果积累,它的生命力必定微乎其微。

以下是一组第11届宁波服交会(注:自第12届起,宁波改名为宁波服博会,此更名寄托着宁波服博会旨在突出“大时尚产业链”的“广博”色彩)期间的抽样调查数据―――

“宁波市一批企业在本届服交会中已稳获订单。康楠服饰公司分别与意大利、英国现场成交3个集装箱服饰计20万美元;锦和服饰公司是第一次参加展会,就签下了1000万元订单;天绫服饰公司同欧洲客户签订了50万美元的订单;万里春同巴勒斯坦签订了2000件羊毛衫计40万美元的订单。在服装机械与面辅料展馆,圣瑞思服装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说,他们同30余家客商进行了洽谈,签下了500多万元的订单合同……”

可见,相对于略显青涩的第一届,走过第10个年头的宁波服博会在实实在在的“交易额”面前多少拥有了一点底气。而为了拥有这样的底气,宁波市政府以及执行承办权的宁波华博会议展览有限公司,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参展商“需求”的揣摩之上。

“目前一些有影响力的外地知名企业都来参加宁波服博会,对宁波服博会感兴趣的企业其实比我们想象的多。大品牌在这个平台上要实现集中展示,树立品牌形象,传播品牌文化;我们更要注重中小企业的参展需求,它们希望找到真正的贸易伙伴的需求很迫切。”宁波市政府副秘书长张松才说。

“大品牌也好,中小企业也罢,只要它们与会展联手,我们都希望它们能各取所需”。这同样是宁波市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周学明与宁波华博会议展览有限公司杨杰达成的共识。而要让品牌“自发“与会展联手,“务实”办展成为了首要关键词。

首先,宁波服装节取消了开幕式,以节约办展成本。相比较于广场上“锣鼓喧天”的节庆气氛,主办方更希望这种“热火朝天”的气氛在展馆的谈判桌上弥漫。最重要的是,在招商对象上,宁波服博会更加注重务实性和针对性,加大国际参展商和采购商的组织力度,重点邀请境外专业买家团组、跨国零售集团、华东华南地区专业外贸公司、国内大型连锁超市等专业采购商,以强化服博会的洽谈交易功能。

截至目前,宁波服博会已相继走进韩国、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意大利、德国、瑞士、中国香港以及上海、苏州、哈尔滨、长春、深圳、石狮、温州、绍兴等地进行宣传推介,并积极与当地的权威服装机构、杂志社、服装产业资源等组织展开了战略合作。据了解,本届服博会在展位分布上,有1000个以上宁波市外展位,其中国内名牌展位500多个,国外品牌展位300多个,并将组织1到2个区域性国际展团参展,确保国际化程度达到25%。

种种努力表明,舍弃“面子工程”,注重展会的交易功能,正在成为宁波服博会吸引企业的保留“招数”,而当宁波服企与会展业在合作中实现了“品牌捆绑”,巨大的商业价值与品牌效也将得到最大程度地迸发。


1  
阅读数量(352)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展会报道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