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展会报道 >正文

一种商业创新与产业结合切入的商业模式——专访ITAT集团CEO李伟

田甜

来源: 发布时间:2008年04月03日

  记者:您觉得ITAT诞生的条件主要有哪些?  李伟:诞生的条件或者说能够出生的沃土,首先在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发展的迅猛势头,经济基础,国民财富得到增长,中国消费者的能力和需求都走向了成熟。更重要的是,我们认为,在服装零售产业里,许多东西还没有得到更好的整合。  ITAT之所以能够短时间发展起来,有三个因素:一是服装产业有了很大基础量,产业规模和素质得到壮大,从产业能量上看,世界第一,过去产业素质不高,停留在低档次产业上,近年来,中国服装产业的素质也在提高,时尚性也在提高,那么,给我们提供的条件是什么?虽然量很大,但输出的渠道受到限制。产业和商业的结合没有很好吻合。这时我们ITAT提供了这个条件来整合。另外,ITAT的介入是站在更高层面看中国经济发展到了更高阶段,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阶段不同,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中国消费者需要一种新的购物环境和场所,带来新的感受,而传统的百货店专卖店已经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第二,中国产业的发展由于和中国商业的碰撞,多年来没有形成良好的结合,产能越来越大,中国商业也越来越大,但二者矛盾也越来越大,这种不和谐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输出和通路都有问题,要么是成本特别高,特别是中小企业很难在国内建立自己的通路。再有,我们看一看中国商业,也在传统模式下徘徊。店中店和专卖店形式,还有超市,大卖场,最低端的就是各地的批发市场。所有这样的商业机构都给消费者带来不同的价值。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地产也在发展,商业地产也在不断增加,新增的商业地产需要机构进驻,需要经营商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服装零售业有什么模式提供给商业地产商呢?通过招商,进驻新的商业机构,很难形成一个定位准确、有特色的场所。在每一个地区,大的百货商场的龙头地位已经形成,消费者习惯到百货公司购物。所以,新兴的商业地产要想与已经形成龙头地位的百货公司竞争,必须有自己的特色,进行差异化竞争。从产业来讲,有一个巨大的海洋,但这个海洋没有渠道引到需求它的广阔市场里来。问题是在现有传统模式下,进入这个渠道的代价非常高。厂商矛盾非常大。传统商业给服装业的进入门槛比较高。再加上,新兴商业地产迫切需要特色化和差异化,它们认为,如果通过传统招商形式,带来的是更低水平的同质化。  记者:在商业模式上,ITAT有何创新点?你觉得这种创新模式对比起传统模式,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李伟:我们创新性地发展一种模式,这种模式能够为消费者、品牌商、地产商带来一种全新的价值。它最大的优势在于实现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双赢,为二者省钱。ITAT可以在中国建立一个大网络,这个大网络由每一个城市和乡村都可以建立起的小网络组成,我们可以集合全中国的服装,把最合适的商品运到商场销售,给消费者带来与众不同的体验和丰富多样的品牌,并且与工厂建立直接关系,取消中间环节,给消费者带来最实惠的商品。对生产者,我们则提供这样的一种模式:ITAT来发现商场,组织商场,经营商场,在全中国布局,以全国性来整合商品。接着我们为生产商提供销售场地和管理,他们只需向ITAT提供商品,最后我们按一定的比例分帐,这样就为生产者节省了建立渠道的花费和经营管理费。  记者:那你眼中的商业创新是怎样的?  李伟:ITAT就是商业创新与产业结合切入。我希望品牌商走ITAT渠道。这个渠道最本质的东西就是将商业、地产业和供应商形成紧密的联系,就像是食物链一样的环环相扣,而我们创新的目标就在于使得这条链能够良性发展下去,制造出和谐商业。支持ITAT,就是支持自己,通过这种模式,各自收获。


1  
阅读数量(914)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展会报道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