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纺织科技 >正文

2007,尽情挥洒知识产权的力量

郭易

来源: 发布时间:2008年01月03日

  猪年的热闹即将散去,鼠年的钟声悠然响起。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就像一驾勇往直前的马车,满载希望和光明,奔驰在又好又快健康发展的大道上,散发出无穷的力量!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实践告诉我们,知识产权不仅仅是一种权利,而且是一种促成财富聚变的力量;实践告诉我们,知识产权不仅仅是一种制度,而且是一种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力量;实践告诉我们,知识产权制度不仅仅是一种创新成果的保护机制,而且是一种激励社会持续创新的力量。

  人类几百年以来的历史已经证明,知识产权制度在推进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上的贡献,给世界带来了普遍的福音,是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对于正阔步前进的中国来说,这种力量的需求就如同久旱逢甘霖。“知识产权是一种力量!”这是2007年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和启迪。

  战略是知识产权力量的标志

  对知识产权事业来说,2007年的“两会”无疑具有特别重大的历史意义。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抓紧制定并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这是我国“两会”历史上,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这个重要名词,被载入“两会”史册。

  从“保护知识产权”到“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这是一个质的飞跃。无论从广度、深度和高度上来说,“保护知识产权”只是知识产权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战略”是宏观意义上、全方位的、历史性的表述,将对整个社会发展带来深刻的指导意义。这种“战略”,必将是推动整个社会全方位进步的重要力量。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范围内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一国发展所依靠的核心战略资源。未来的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国家核心竞争力越来越体现为对知识产权的拥有和运用能力,科技竞争和国力较量的焦点就是知识产权。而我国的知识产权资源储备还不够,知识产权综合能力还不强,正遇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因此,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应对未来竞争的必然选择,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200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胡锦涛总书记所做的十七大报告是一篇引领中国未来发展的纲领性文献。特别是,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这是我党全国代表大会历史上首次提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从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到“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工作实现了从“保护”到“战略”的重要转变,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从2007年的“两会”提出要抓紧制定并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到党的十七大提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这又上升了一个台阶:知识产权战略不仅仅是国家的长远发展战略,同时也是区域、产业、企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战略;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不仅仅是国家层面上的,而且也是区域、产业、企事业单位层面上的,而且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更显得紧迫和必然。

  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知识产权论述的发展变化,反映了他们对知识产权的认识和把握逐步走向深入,这表明知识产权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得到了历史性的提升,也必将在未来的发展中大放异彩。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动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由国家层面逐步向区域、产业、企事业单位全面铺开,必将带来全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也必将带来全国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管理能力、保护能力和运用能力的大提高。

  创造是知识产权力量的源泉

  2007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它让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得到了历史性的积聚和迸发。

  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驰骋蓝天,开始批量装备部队。这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用途战斗机,实现了我国军用飞机从第二代向第三代的历史性跨越,对于加快我国武器装备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嫦娥一号”一飞冲天,成功实现绕月飞行,并发回了月球“玉照”,让中国人千百年来的登月梦想圆在2007年。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成功,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之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开启了中国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奥秘的时代,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获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这是我国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被命名为“翔凤”的我国首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支线客机ARJ21-700总装下线,这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能够独立自主研制喷气式客机的能力,将实现“中国人乘坐国产客机”的梦想。

  缺乏自主研发、自主创新,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只充当一个打工者、加工者的角色,这是长期以来中国留给世界的印象,因而被人喻为“世界加工厂”。虽然“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带来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发展模式终究难以为继,因为它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比如资源压力、能源消耗、环境污染,此外因为劳动力过于廉价,成本较低,产品的市场价格竞争能力相对很强,造成了与国外的贸易摩擦。中国要逐渐从“世界加工厂”向“世界工厂”、从制造向创造过渡,更多地要在高端产业占领市场,比如研发、设计或者是品牌、服务等方面,更多地向高端产业、高附加值方面延伸。要形成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装备的自主知识产权,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产业和企业。


1  
阅读数量(108)
分享到:
 更多关于 纺织科技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