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政策法规 >正文

纺织机械产业结构调整主线明朗 两个出发点

朱艳

来源: 发布时间:2010年01月07日

  2009年12月,国家工业和信息部通过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纺织机械工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

  该意见被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是在同年4月国务院发布的《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基础上对纺织机械工业作出的细化性指导,同时也将为政府部门研究制定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指导意见的制定基于两个出发点,一方面是为纺机行业应对金融危机指明方向,另一方面是在这三年过渡期内实现产业及产品结构调整,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祝宪民说。

  参与《关于纺织机械工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草案拟定工作的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技术部主任刘家强,发现正式发布的指导意见文件与原本的草案在表述上有些微不同,“这应该是政府部门在综合听取了其他纺织行业分会的意见后对内容的进一步完善,不过纺机行业产品结构调整的基本走向已经十分明朗,这就是着重提升传统纺织机械、产业用纺织品装备、节能减排设备、纺机基础件等四个领域的技术水平和应用广度”。

  提升技术水平

  刘家强表示,在传统纺机产业领域,今后企业应着眼于技术提升和设备升级工作,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

  “两化”融合,以质的提升带动量的提升,缩小与国际先进设备水平的差距。

  以棉纺设备为例,刘家强认为,欧美地区棉纺设备制造商为数不多,而且缺少下游用户企业的需求支撑,与之相比,棉纺产业在我国纺织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除进口部分自动络筒机和高速剑杆织机以外,目前国内棉纺企业使用的纺机设备多以国产为主,庞大的用户群体为国内棉纺设备生产企业提供了创新的“土壤”。

  “经过新一轮产品结构调整,我们希望国内棉纺设备能够成为带动国际棉纺产业发展的领头军。”刘家强说。

  在传统机织领域,刘家强认为普通机织布市场已是充分竞争状态,并被针织物的锋芒所掩盖,但机织物产业链复杂,成本相对较高,因此价格有走高趋势,今后特种机织物如厚重宽幅的土工布、商用地毯等附加值高的产品将逐渐释放其市场潜力,发展特种织物织机是今后机织设备寻求突破的方向之一。


1  
阅读数量(10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政策法规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