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海关总署统计:缝制机械“强国”之路受阻价格战

来源:中国缝制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9日
据海关总署统计,2003年上半年我国缝纫机及零部件对外贸易总额突破6亿美元,同比增长40%,其中出口创汇32180万美元,同比增长55.9%;进口额28482万美元,同比增长25.5%;进出口贸易顺差3698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798万美元。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缝制设备生产和销售中心,成了这一领域的生产“大国”。
另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累计出口缝纫机625.4万台,出口创汇27193.7万美元,同比增长83.3%和58.2%。出口金额的增长与量的增长并不同步,而导致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是行业内令人头疼的价格战。
刚刚结束的“中国国际缝制设备展(CISMA)”吸引了15个国家和地区的158家海外企业、748家国内缝制机械生产企业,重机、兄弟、飞马、大和、日星、银箭、力克、格博、百福、杜可普、艾维斯、利是、田岛等国外知名企业均参展,5.8万平方米的展览总面积创造了CISMA历史新高。
据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秘书长何烨介绍,CISMA已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缝制机械专业展会。随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全世界范围内家用缝纫机市场的萎缩和中国纺织行业的快速发展,世界缝制设备生产重心转移到中国,我国逐渐成为世界缝制设备生产和销售中心。与之相应的是,过去世界三大缝制机械专业展会———美国、日本、德国展的格局也被重整。原来的国际缝制机械专业展,每年轮流在这三大市场开展。但去年美国展会结束后,有关方面已宣布,由于美国市场的萎缩,在美国继续举行这一展会已缺少实际意义,故将不再在美国举行这一展会。日本的展会也日渐式微,只有德国的展会还象征性地保持着世界老大的地位,不过,也已向中国方面发出了合作的邀请。就在今年,传统三大展的日渐衰微,使得过去承办德国展会的德国科隆展览公司成为CISMA的协办单位。
CISMA完全印证了中国缝制机械行业的世界老大地位。但何烨表示,我国缝制机械行业大而不够强。在缝制机械这一比汽车还要高精的精密机电产品领域,中国多数产品目前还没有达到世界最高的技术水平,处于中低档次,从技术水平来说,要获得该领域强国的地位,还需付出5-10年左右的努力。
据了解,时代发展到今天,缝制设备已不像过去人们所认识的手动和脚踏式家用缝纫机那么简单,而是技术水准和精密度非常高的机电产品,即便是家用也已经电脑化和智能化,尤其是工业缝制设备对科技水平的要求很高。
中国的产品大多数处于中低档次,近年来这种状况正得到改善。最近一年,国内企业实施跨越式发展,科技投入和产品研发力度普遍加大,无油润滑电子平缝机、电子高速曲折缝纫机、自动开袋电脑刺绣机及控制系统等大批科技含量、附加值高的产品和技术在今年的CISMA上露脸。中国缝制机械的技术突围已经在进行中。
今年上半年,缝制机械行业产销量增幅加大。来自中国缝制机械协会信息部对81家整机生产企业的统计,2003年上半年我国缝制设备行业共生产缝纫机3924184台,同比增长38.4%;完成工业生产总产值528108.06万元,同比增长19.38%;销售缝纫机3954712台,同比增长48.55%;累积完成工业销售产值453756.15万元,同比增长27.88%。进出口贸易活跃,并首次实现贸易顺差。但企业自身和外界一些不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的发展,成为整个行业发展中的障碍。
据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中国经济增长依旧迅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加快,加大了用电需求,电力缺口渐渐拉大。受此影响,入夏以来,华东、华中和华南等地纷纷拉闸限电,由于电力不足,多家企业要忍受避峰用电、错电、让电的煎熬,使企业的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同时,受原材料涨价影响,生产成本进一步增加。今年以来,原材料大幅涨价,钢材供应非常紧张。据一些企业反映,今年以来,原材料价格均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铸铁、钢材、铝和铁皮的价格涨幅分别达18%、80%、15%和50%,使整机产成品价格上扬,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更为严重的是,在原材料大幅涨价、成本提高的时候,国内企业间的价格战却连连不断,整机售价持续走低。来自协会信息统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缝纫机销售数量和金额的增幅极为不同步,反映在出口方面的问题更为严重,与去年同期相比,家用缝纫机出口数量增长112.8%,而金额的增幅只有40.01%;工业缝纫机出口增长66.29%,而金额的增幅只有12.58%。企业间相互压价使出口产品的单价越来越低,这不仅没有给企业带来利益,反而陷入一种恶性循环,既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也影响了企业的经营和效益。
秘书长何烨举例说,有一种产品,目前全世界只有中国生产,按道理,中国产品应该价格有所提升才对。可调查发现,即便是这种惟独中国生产的产品,价格也比过去更低了。在国际市场上恶性降价,对于中国企业的发展壮大极为不利,自然会影响到中国这一领域强国地位的实现。
与此同时,企业出口还要面临一些不利或不确定的因素。协会有关人士分析认为,国家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的方案已经确定,将采取“调降退税率、取消部分商品退税、中央和地方分担出口退税”三项政策,这些宏观政策的变化将对企业的出口有一定影响。再者,从国际形势来看,发达国家经济虽初现好转迹象,但复苏步伐缓慢,美元汇率仍有剧烈波动的可能性,亚洲不少经济体承受的通货紧缩压力仍然较重。因此,企业要不断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要在开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的产品的基础上,调整出口产品结构,积极开拓新的出口市场,更要注重对出口贸易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何烨表示,协会将积极采取宣传引导的方式,督促企业摆脱在国际市场上自相残杀的局面。(作者:唐俊)

1  
阅读数量(15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