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青岛纺织“织”出国门已在赞比亚开发棉田万顷

来源:801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9日
经过6年的艰辛探索,青岛纺织的“走出去”战略,取得了斐然的成果———赞中合资企业穆纺公司目前已形成纺纱、织布、服装、原棉、食油加工等一条龙生产线,生产经营业务涉及制造、棉花种植、商业连锁、国际贸易等领域,成为赞比亚最大的综合性纺织加工企业,产品直销非洲十几个国家和欧美市场。
  穆隆古希纺织有限公司(简称“穆纺公司”)位于遥远的非洲国家赞比亚,是在1997年由青岛纺织总公司控股,与赞比亚国防部合资成立的纺织企业。在6年的时间里,穆纺公司从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发展成为赞比亚最大的综合性纺织加工企业,证明青岛纺织“走出去”的战略不但可行,而且具有极大的潜力。
  曾在穆纺公司艰苦创业的青岛纺织总公司总经理闫勇介绍,截止到去年,穆纺公司开发的棉田已达10000公顷,与近5000户棉农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当年收购籽棉近9000吨,比去年同期翻一番。穆纺公司成为赞比亚第三大棉花经营企业,出口皮棉近2000吨。去年实现销售收入732万美元,同比增长6.69%;利润12万美元,同比增长3.98%。目前,已累计向当地缴纳税款500多万美元。
  青岛纺织总公司董事长王磊说,赞比亚穆纺公司的成功运作,不仅为青岛纺织“走出去”发展积累了经验、锻炼了队伍、培养了人才,而且为“引进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后,穆纺公司将在四个方面更为侧重,以使这一“走出去”的既有品牌更为光彩夺目。
  继续坚持“主业做精、市场做大”,突出抓好3个主导产品的生产经营。非洲花布经营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并适当扩大坯布生产能力,增加花布产量,逐步实现非洲花布升级换代;扩大以休闲裤为主导品种的服装业,扩大当地市场占有率,争取进军南非和美洲市场;提高棉花综合效益,在搞好棉花出口的同时,利用食用油、饼等逐步打开周边国家市场。
  筹建穆隆古希工业园。结合赞比亚政府在卡布韦市准备设立加工免税区的规划,以穆纺公司现有水、电、汽和土地资源等基本条件,并利用当地相关政策,吸引中国国内的投资者前来投资办厂。目前,国内部分公司有意赴赞投资办厂,美国客户拟投资服装厂,扩大服装生产线能力,产品出口美国市场等。
  因势利导,积极推动穆纺公司面临问题的解决。利用好赞比亚总统及政府对穆纺公司极为关注的契机,主动联系有关部门落实赞比亚特委会已形成的意见,力争解决政府欠款、老公司债务、中方工签、进出口业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着力提高穆纺公司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探索适应公司生产经营方面的管理创新方法和手段,增强风险意识,加强成本管理,推行节约降耗,以信息化推动公司业务流程升级。另外,还将加大员工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力度,加强与工会组织的交流和沟通。

1  
阅读数量(982)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