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人民币升值2%无碍出口 化纤行业反获利

深圳市东日气动工具行

来源: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9日
我们认为人民币适度升值将无碍纺织出口大局,经过计算我们得出结果,人民币升值超过10%才会对行业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

  2004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达到960亿美元,同比增长20%,出口占2004年纺织行业销售产值中的30.25%。30%的出口依赖度使得纺织行业对人民币升值异常敏感。但同时纺织行业原料也高度依赖进口,其中棉花20%-30%,羊毛70%,化学纤维原料50%以上,此外中国还有大量的纺织纱线和面料进口。若不考虑进口设备对折旧成本的影响,静态计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因进口远大于出口化学纤维行业获得了正面的影响(粘胶长丝除外),服装行业成为减利最大的行业,而升值对纺织品行业的影响是使毛利率下降0.31个百分点。

  通过重点上市公司进出口结构静态看人民币升值的影响,鲁泰A、黑牡丹由于出口比例高,负面影响相对大一些,雅戈尔和红豆股份属于内销型服装企业,影响不大。化纤上市公司总体影响偏正面,其中粘胶长丝因是唯一体现贸易顺差的化纤品种,重点公司如新乡化纤受到一定影响,有原料进口的涤纶、锦纶上市公司体现正面影响,如美达股份。

  动态看:2%适度升值可被消化

  定价模式决定升值不利因素可向价格转移。中国纺织品出口价格的制定基本是依据"盈利空间+制造成本+额外因素"确定的,其中盈利空间是定价核心,然后根据制造成本和额外因素的变动相应调整商品单价,如配额取消后,配额费的扣除成为导致纺织品出口价格下降的因素,而增加出口关税、降低出口退税率则是导致纺织品出口价格上升的因素。若人民币适度升值,以外币计价的制造成本将被动上升,根据出口纺织品定价模式,升值因素将大部分转移为出口价格的上升,盈利空间则相对稳定。

  稳定的社会环境、产业集群等优势共同提升了中国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

  贸易摩擦的缓解对行业更为有利。欧美对我纺织品设限与人民币升值,我们认为前者影响大于后者。升值只是盈利空间部分缩小,生产和销售并不受外界阻力,而欧美设限引起的企业生产、出口的波动造成的经济损失要远大于适度升值,更为严重的是目前欧美设限引发的观望氛围将行业拉入了调整期,前五个月纺织服装累计出口额增幅依次为29.8%(1-2月)、24.7%、18.4%和19.3%。

  因此我们认为人民币适度升值后贸易摩擦将缓解,行业经营状况将不会变得更差。

  原料价格的最终决定因素是供需关系。短期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原料价格有影响,但长期看原料价格最终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中国进口了世界30%的纺织原材料,因此人民币升值未必意味着纺织原材料进口成本的降低,相反可能引起以美元计价的纺织原材料价格的上涨,静态计算的结果事实上很难实现。

  对于人民币升值不能只盯住静态影响,要充分考虑动态影响的各个因素,才会作出正确判断。

1  
阅读数量(68)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