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应对特保 纺企“五一”临限总动员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9日

对中国纺织业来说,今年的“五一”实在是个忙碌的假期。在美欧的“特保”调查相继进入评论期后,各大企业纷纷利用这一长假准备评论意见,以抓住为自己“辩白”的良机。同时,一些企业应国外客户要求而加班加点赶生产,争取在美欧“特保”利剑出鞘前多出货。

  上海飞马进出口公司总经理陆龙生说,这几天他正在写评论意见,“不少企业的负责人都在利用假期写评论。”同美国30天的评论期相比,欧盟的评论期只有21天,因此很多企业不敢懈怠,“我们还要将意见翻译成规范的英语文本,寄给美欧的相关主管部门。”
  陆龙生坦言,在过去美对我的几例“特保”中,递交给美方的评论未能阻挡其“设限”,“但中国企业至少要表达反对的声音”。他指出,过去美对我的几例“特保”都是在配额放开的一两年后才提起,“如今,剩余的配额才取消3个月,他们就有动作了”。
  陆龙生十分赞同世贸组织总干事素帕猜的观点,从“有配额”到“无配额”至少该有1年的过渡期,否则对过去束缚于配额下的国家有失公平。
  美、欧分别在上月对我10大类和9大类纺织品服装启动了“特保”调查,据其调查程序,“涉案”产品的评论期将陆续在本月9日及本月中下旬到期。在评论期中,各利益方都能为自己“辩白”,美欧业界对此甚为积极。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人士指出,若中国近4万家纺织生产企业和出口企业都能动员起来,这股民间力量将蔚为壮观。
  除了积极准备评论外,也有不少企业在长假中加班加点赶生产。从数家不愿具名的企业了解到,其员工并没有享受这一长假。“国外进口商正催促我们加快进度,他们希望我们在美欧‘特保’启动前多出货”,一沪上大型纺企的负责人透露。
  该负责人还道出了“特保”来临前一些纺织企业的应对之术。“美欧迟早会设限,我们现在就该多出口,来扩大未来他们对我们设限的基数。”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纺织生产出口企业眼下正逐步陷入“危局”。不少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4月的订单比上年同期明显减少,而下半年的单子也毫无着落。“‘特保’造成的恐慌,使我们在广交会鲜遇美国客户,下单的欧洲客户也越来越少,”东方国际旗下一家大型纺织品出口企业的副总不无忧虑地指出,“人民币汇率调整、降低出口退税等传言,加之有关政策的不明朗,企业着实体会了度日如年的感觉。”

1  
阅读数量(428)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