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中国纺织品出口亟待“突围”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9日

中国纺织品出口要冲破外贸壁垒这张“网”,还得下一番功夫重流通、树品牌、拓展出口目标市场是应对之道。
后配额时代的“不利情况”
世界纺织品和服装配额制度已于今年1月1日全面取消,但实力强大的中国纺织业才享受了后配额时代几个月的“幸福时光”,就发现一些“不利情况”不期而至。
欧盟轮值主席国卢森堡的副外交大臣施密特4月25日说,欧盟所有25个成员国的贸易部长都支持欧盟委员会对进口中国纺织品和服装发起60天的调查。他还说:“不排除采取特保措施(的可能性)。”前一天,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已宣布将对中国纺织品和服装进口发起调查。不过曼德尔森的发言人表示,欧盟不会急于采取紧急限制措施。欧盟在采取限制措施前会先发出警告,以避免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提起诉讼。
与此同时,4月初,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也表示,已开始考虑是否对中国出口的一些纺织品和服装产品采取限制措施。
不应该限制纺织品贸易
不过也有“不同声音”发出,比如代表欧洲大零售商的对外贸易协会负责人埃格特说,这种限制进口的新威胁既不利于进口商也不利于欧洲商业,“如采取特限措施,将是阻碍欧洲商业的一个重大障碍”。
而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素帕猜也表示,在纺织品配额制取消后仅仅几个月,就因中国纺织品出口增长采取保护主义措施将是一个错误,这些国家在采取保护措施之前至少应该等待一年时间。他说:“我们在看待数据时应该多一点谨慎。”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崇泉4月25日晚表示,坚决反对欧盟委员会对从中国进口的毛衫、裤子、衬衫等9种纺织品启动特别限制措施的决定。欧方仅仅基于今年一季度进口中国纺织品数据,做出对毛衫、裤子、衬衫等9种产品启动特限措施调查的决定,理由是不充分的。
积极应变迎接严峻考验
去年以来,我国政府、纺织品商会等已采取诸多措施,如从今年元旦起对7大类纺织品征收出口关税,希望避免因纺织品出口过快增长带来负面效应,但结果不太理想。
专家分析,近年来我国纺织业产能过度膨胀,前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达125%,去年尽管经历了一系列宏观调控,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仍为30%左右。产能迅速增加,可国内消费市场有限,企业只能去海外市场找出路,大家“挤”在欧、美等相对集中的出口目标市场,积存了引发新一轮贸易壁垒的可能性。
重生产、轻流通、轻品牌,是我国纺织业又一软肋。我国大量纺织品企业出口仍要靠代理商,大做贴牌生意,有时还进行“价格战”恶性竞争,既损害了行业整体利益,又破坏了我国纺织品在国际上的形象。
我国纺织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大腾挪空间,走上发展新路是关键所在。应重视品牌与流通网络建设,拓展出口目标市场,不打“价格战”。商务部正在确定一批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品牌,集中力量重点培育,争取培育出一批中国自主的世界纺织品牌,积极应对纺织品出口在国际复杂环境遭遇的严峻考验。


1  
阅读数量(11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