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气候影响,今年全国棉花减产已成定局,加之近年棉纺织品需求上升,库存棉花减少,因此2004年棉花价格不太可能大幅度下跌,而更有可能在一定的高位徘徊;其次,今年出现了原油及用电的紧张,这种供应紧张局面导致能源价格的上涨,增加了产品的出口成本;另外,国内农产品等基础消费品的全面涨价,则会导致劳动力成本的进一步提高,这些成本的增长都将对出口产生负面影响。 三、贸易保护主义日盛,我国纺织品出口将遭遇更多的挑战和阻扰 在我纺织服装出口增长较快的情况下,国际上针对我纺织服装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愈演愈烈。不仅美、欧、日等发达进口国,就连一些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发展中国家都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使我在国际上处于不利地位。 纺织品特保条款:2004年是实施配额的最后一年,从目前情况分析,我纺织品出口最大的壁垒障碍还是特保,因为和反倾销相比,纺织品特保提起的程序相对简单,要求的门槛相对较低。截至目前,美国、欧盟、韩国、日本、加拿大、印度等国纷纷根据我入世关于纺织品限制措施的承诺进行了国内立法。美国产业界从2002年开始呼吁对我五类纺织品进行设限调查申请,美国政府最终受理并实施三类商品的特保措施,目前又出现对我手套、袜子和玻璃纤维布设限的呼声,反映了美国政府及美国产业界对我国纺织品采取的特保措施仅仅是开始。近期美国139名议员联名上书总统布什,要求对中国纺织品实行全面特保措施,表明美国有一股非常强大的政治力量反对贸易自由化,中美纺织品贸易问题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 反倾销:一些发展中国家越来越频繁地对我纺织品进行反倾销。2003年,印度、土耳其、秘鲁、南非等发展中国家先后对我进行反倾销和反倾销调查。 技术壁垒:纺织服装是各国设置技术壁垒最多的商品之一,目前针对纺织品贸易的技术壁垒以欧盟的最多且影响最大。1997年欧盟颁布的《关于禁止使用偶氮染料指令》草案已于2003年9月11日正式实施;今年5月,欧盟在《欧盟未来化学品政策战略》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化学品的注册、评估、许可管理办法》,它表面上是一部规范欧盟成员国内部化学品管理的法律,以保护环境、维护生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实际上则涉及到进口商、相关产业等多个领域,将对国际经贸格局形成巨大冲击,尤其对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化工及其纺织业、服装业和玩具等行业将产生难以预计的影响。欧盟“新政策”的出台,一方面将增加轻纺产品出口的检测费用,增加企业的出口支出,其产品很可能因缺乏价格竞争优势被欧盟市场拒之门外;另一方面,我国的出口产品若因检测结果不符合“新政策”,也将不能进入欧盟市场。因此,欧盟的“新政策”实际上是对发展中国家设置的又一新的技术壁垒。此外,欧盟还制定了生态标签认证标准,即“Eco-label”和“Oek o-Tex Standard 100”,这些标准已成为鉴定环保纺织品的重要国际标准。虽然是否加贴生态标签属生产厂家的自愿行为,进口国有关机构对进口商的进口产品检验也非强制执行,但自Oeko-Tex Standard 100等认证问世以来,得到了欧洲消费者的广泛响应,企业获得了O eko-Tex Standard 100认证,就意味着有了更多进入欧美市场的贸易机会。 四、周边国家的竞争力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