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史建伟:影响后期国内棉花市场的变数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9日
信息来源:中国棉花网

中国棉花协会常务副会长史建伟在昨天(4月25日)召开的全国棉花加工工作座谈会上对当前棉花市场形势进行了分析。
史建伟总结了本年度国内棉花市场特点,包括:
1、多元化市场格局基本形成,国有企业、供销社、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棉花流通,内地县一级棉麻公司的改制基本完成,一批有实力的大型流通企业正在形成。他预计,未来3-5年,可能出现5-7家年经营量超过50万吨的大型棉花流通企业。
2、棉纺产业高速发展,国内棉花供不应求局面将长期存在,中国棉花市场供求平衡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靠进口。
3、初级市场混乱局面在较长时间难以扭转。他介绍说,目前全国大大小小的棉花收购、加工企业约12000家,其中经过资格认证的企业8600家,加工能力预计为3000万吨左右,这些企业只能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
4、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作用将逐步显现。他表示,“这次改革是棉花质量检验和棉花加工的一次革命,”其特征是加工设备现代化、质量企业仪器化、全程管理信息化,这都将随着改革的推进而逐步产生影响。
5、各级棉花协会将发挥重要作用。中国棉花协会及各级棉花协会将继续推行行业自律,以消除市场管理、价格及棉花质量的三混乱问题。
史建伟预计,2003年度国内棉花资源合计821万吨。其中产量为487万吨,期初库存80万吨(不计工业库存),进口配额累计发放254万吨。消费合计740万吨,其中纺纱用棉700万吨,其他用棉40万吨,出口因数量过低忽略不计。
随即,他特别强调了影响今年供求平衡最大的变数是内外棉价差加大,进口量持续增加。据海关统计,2003年9月-2004年3月,我国已累计进口98.8万吨,预计全年累计进口210万吨,因此期末库存有望进一步减少。他还表示,影响短期供求变化的因素有:进口棉大量到港、纺织企业资金困难、纺织行业一季度传统淡季等等。
在谈到近期价格走势时,史建伟表示,2003年度全球棉花消费与1995年度不同,尽管我国棉花进口突破历史最高水平,但全球棉花需求此消彼涨,总需求实际增长不大。但同时,国际棉价也没有遵循正常库存消费比影响价格的规律而变化,尽管我国和美国,乃至全球本年度库存消费比均低于正常水平,但棉价的走势仍处于弱市中,由此他认为,目前这种状况不会长久,在近期种种不利因素被消化后,市场行情还会出现新的变化。影响后期棉价走势的因素有:进口、品级和结构矛盾以及纺织消费的变化。
最后,史建伟表示,由于2003年度国内高等级棉需求量大,且无可替代,因此后期高等级棉价将保持高位。同时,国际市场高等级棉可供资源减少,高等级棉价格预计将走出一个独立行情。史建伟进一步表示,根据目前用棉企业的情况看,18600元/吨是工厂可以承受的范围,超过企业承受力的价格变化将对消费产生反作用。


1  
阅读数量(182)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