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绍兴纺织业苦等“真金白银”时代

天津市隆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来源: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9日
新闻周报2005年6月14日报道)浙江绍兴县是全国最大的纺织重镇,经济总量的75%来自纺织。在欧美对中国部分纺织品实行“特保”压力下,绍兴的纺织业到底发生了怎样的震动呢?

为了能在“后配额时代”大踏步前进,许多企业不惜重金进口机器,又不惜成本地让生产设备闲置,等到2005年才投入运行。一位老板曾经解释说:“我以前机器在那里空转,好比是拿‘奔驰车’拉黄沙水泥。但是到了2005年,我就可以拿‘奔驰车’去拉‘真金白银’,别人可能还在到处找车。”然而2005年已经过了半年,面对眼下的市场态势,这些企业等来了“真金白银”时代了吗?

“今后会怎样,谁也说不好”/图
当记者来到浙江省绍兴县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以下简称外经贸局)副局长汪建中的办公室时,他正在整理绍兴县纺织企业在此次中欧、中美纺织品贸易争端中受影响的资料。听了记者的采访意图后,汪建中轻轻地一笑,显得有些冷淡,“没什么好说的,一些媒体也不知从哪里弄来的数据,就发布‘25%的绍兴纺织企业已经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绍兴纺织企业裁员已达5%至10%’的消息,太不负责任了,严重干扰了我们的正常工作。”
在记者的再三要求下,汪建中才肯透露他们调查的“贸易争端对绍兴纺织企业有何影响”的内容。
汪建中说,此番纺织品贸易争端对绍兴县来说,整体上的影响有所显现,但不是很大,因为欧美设限产品仅占纺织品出口产品的1%,影响面不大。
“但具体到某个纺织企业,影响还是直接的、实际的、多方面的。”汪建中说,从他们调研得出的结论看,对纺织企业老板在心理上造成了沉重打击,盼望已久的“后配额时代”终于到来了,梦想着要大干一场,没想到遭遇了新的贸易壁垒。同时,给生产安排上带来了一定难度,因为欧美对设限产品的出口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而出口增长率主要通过清关率来把握,这就要求纺织企业必须加班加点出口,否则产品到港后,出口国控制数量已满足,产品就无法再进入市场。
绍兴县纺织行业究竟有多少企业在“特保”压力下受到重创呢?汪建中的回答是,“很少,因为欧美设限产品中,主要是针对服装,即成品,而绍兴纺织品出口当中93%是面料。要说受影响最大的恐怕就是华港了,它出口的产品主要是服装,出口国主要是美国。”
6月7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中国轻纺城柯西工业园区的浙江华港染织集团公司。在它的面料生产车间,记者无法将其与受到“设限、提税”重创联系在一起,这里机器轰鸣、工人忙碌,一片繁忙景象。“我们这里50多台印花机、定型机、印染机全部投入运转,每天可生产面料150万米。目前一切生产正常。”该集团公司办公室主任徐志强介绍说,他们在柯北工业园区的厂区,主要是服装加工,2500台缝纫机及相关配套的辅助设备全部投入运行。
记者在绍兴天圣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厂房内也看到,近1000台无梭织机全马力“开工”。“我没有听说有停产的事情,倒是周围的几个企业都在四处招人。”天圣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朱建农介绍,不少企业目前都在加班,裁员和停产的可能性不大。即使裁员也是企业提高工作效率后对人员的精简,而非因为此次特保、提税带来的后续反应。
“特保和提税对企业的影响肯定是有的,但目前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特保的问题不是还在谈判当中吗?今后会怎样,谁也不好说。”浙江华港染织集团公司董事长肖国英说。这也是记者在绍兴采访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真金白银”的时代没有等到
  虽然短时期内,受欧美新的贸易壁垒的影响还不明显,但浙江省纺织出口行业的有关负责人已表示出了隐忧。浙江省外经贸厅外贸处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今年将有三至四成的纺织品出口企业受到影响,依靠量的扩张来取胜的企业或小企业将首当其冲。
  纺织业重镇绍兴已经传来不妙的消息。中国农业银行绍兴华舍支行行长徐城坚说,今年几乎不敢向纺织企业发放贷款,纺织行业在银行的贷款比重从过去的60%下降到40%,而绍兴县农业合作银行华舍支行信贷处主任王伟强也说,今年发放的1亿元贷款中,纺织企业只占30%,而此前这一数据一直在50%以上。
  绍兴市城东纺织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中高档面料为主的知名企业,但由于行情下滑,新上马的化纤企业一投产就遭遇亏损,面临转让的命运。
  而另一家辉煌了30多年的纺织业老牌民企,雄狮集团也因为资金链断裂而轰然倒下。银行表示,过度膨胀造成的结构失衡,导致了企业低价竞争,低价竞争又导致了低工资,从而出现了民工荒。绍兴全市纺织业工人缺口高达6万人以上,许多企业都不能完全开工。
  近几年来,浙江纺织业大搞技术革新。目前,以代表纺织业国际先进水平的无梭织机为例,浙江拥有率已从几年前的3%,上升到目前的50%以上。
  为了能在“后配额时代”大踏步前进,许多企业不惜重金进口机器,又不惜成本地让生产设备闲置,等到2005年才投入运行。一位老板曾经解释说:“我以前机器在那里空转,好比是拿‘奔驰车’拉黄沙水泥。但是到了2005年,我就可以拿‘奔驰车’去拉‘真金白银’,别人可能还在到处找车。”
然而2005年已经过了半年,面对眼下的市场态势,企业等来了“真金白”时代了吗?
绍兴纺织产品亟待升级
“即使特保对整个绍兴纺织行业影响很小,它也足以引起当地政府和纺织企业的重视。”在汪建中看来,政府应着眼于长远,改变过去以数量为主的外贸经济增长方式,纺织企业也要逐步调整产品结构,通过产品的质量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其实,早在去年年底,浙江华港染织集团公司就对产品结构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据徐志强介绍,华港从去年就开始着手调整产品结构,逐步向中高档、技术含量高靠近。这些为公司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以布料为例,调整前的绣花布出口价是0.6美元/米,利润也就是0.01美元/米,而调整弹力布后,出口价为4~5美元/米,利润也变成了0.4~0.5美元/米。
而事实上,早在去年11月7日绍兴县有关部门召开的“绍兴县纺织业发展座谈会”上,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部级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季国标说,绍兴纺织业关键的问题是产品档次低,目前虽有了相当的提升,但仍是薄弱环节。他认为,绍兴县织造、印染业已经形成了很大的生产规模,现在要做的工作就是“拔高”,推进产业升级。
季国标特别指出,推进产业升级,注重产品设计十分重要。如今,原材料已经不再是面料价格的惟一决定因素,设计能力在产品价格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说,就化纤行业而言,无论是短丝还是长丝,最突出的问题还是产品雷同。市场上,国内短纤维的价格在每吨9千元至1万元左右,而国外的新产品能卖到每吨1.7万元,巨大的差价就体现在产品的品质和个性上。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中国纺织品
在和商务部国际商务交流中心主任何伟文谈起中国纺织品遭到欧美“设限调查”时,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浮现脑海: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中国纺织品?
何伟文说,他1980年第一次到美国去,卖的衣服全是美国造的,或者是日本的、韩国的和我国台湾、香港的,中国内地造的几乎没有。到了1997年,当时在旧金山就看到中国衣服很多了。
何伟文曾是中国前驻旧金山、纽约总领馆经济商务参赞,在美国生活了6年,他对中国纺织品的认识是在美国形成的。
何伟文说,中国服装在美国价廉物美,这使得美国的纺织行业感到了巨大的压力。美国纺织组织协会总裁乔那森说,现在美国每天都有200名纺织工人失业,他把这怪罪于中国纺织品出口增长速度太快。
何伟文认为,欧美等于是保护他自己国内的夕阳工业,所有针对中国纺织品服装的限制行动都通过一些议员、一些政治人物表达,这些政治人物要这部分选票,所以就构成了这方面的势力。但是你不要看这部分人不多,在政治上还是起一定影响的。
那么美国纺织工人失业真的要怪中国吗? 何伟文分析说, 1975年美国纺织服装业工人有211万,去年仅剩下52万7千人,减少了四分之三,平均每年要减少6%,这主要是因为美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根本怪不到中国纺织品出口头上。中国价廉物美的纺织品给美国纺织品流通领域增加了几十万人的就业机会,这个数字并不比40年前美国纺织业黄金时期的就业人数低。说到纺织品出口是不是给欧美国家造成了损害,商务部部长薄熙来也强调,就市场扰乱这个概念而言,至少应该考虑三个因素:第一,短期内是否存在着快速增长;第二,中国的纺织品如果是快速增长的话,它对于欧美市场的价格是不是有明显的影响?第三,在这种情况下,对进口国国内的产业有没有实质性的损害?
从这几点看,欧美对中国纺织品的限制缺少依据。

1  
阅读数量(4)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