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2001年前三季度纺机行业分析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9日

  中国纺机协会对纺机行业主要经济指标的统计(统计范围174个企业)结果表明,2001年1~9月纺织机械产品产量累计完成270344吨,比前年同期增长3.71%;工业总产值(现价)1169420.3万元,其中纺织机械907897.0万元,占全部的77.34%;纺机产品产销率为98.70%。与上年同期相比,2001年1~9月实现利润总额51566.3万元,增长111.55%,利税总额111850.4万元,增长65.15%。亏损企业由去年同期的54个减少为48个,亏损面由30.2%减为27.6%,人均利润大幅提高。从整个行业看,经济运行情况有以下几个特点。
  棉纺织设备产销增加,化纤减少
  与2000年同期相比,2001年前三个季度纺织机械各大类产销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虽然棉花价格从2001年初到去年9月,其价格一直高于国际市场价格,但棉纺行业保持了一定的发展速度。棉纺织设备的产销情况也比较好。毛纺织设备、麻纺织设备分别增长24%和34%,非织造布设备增长最多,为40%,针织设备、染整设备也有所增加;合成纤维设备、人造纤维设备、丝绸机械设备、绢纺设备和纺织机械专配件减少。其中降幅最大的为纺织机械专配件、丝绸机械设备和人造纤维设备次之。
  从各类产品的产销情况看,有两个问题较为突出:一是棉纺设备在去年较大的基础上又有所增加;二是化纤设备减少。棉纺织设备产量超过了全部产量的一半以上,为58.39%,合成纤维设备和人造纤维设备两项不足10%。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棉纺行业粗放型的建设减少,提高产品质量的集约型的技术改造突出,清花设备、梳棉机、并条机等主要棉纺设备产销减少,而精梳机、自动络筒机等产品的产销有所增加。
  化纤设备的产销下降,主要是化纤产品的销售价格,从去年四季度以来持续下降,除维纶短纤维和粘胶短纤维价格有所上升外,涤纶短纤维、腈纶纤维、腈纶毛条、粘胶长丝、锦纶丝价格与2001年1月相比价格平均下降10%左右,聚酯切片更是下降14.07%之多。国家统计局对全国854家化纤行业的经济指标统计分析,与2000年同期比,虽然产品销售收入增加5.96%,但销售成本亦增加了10.07%,亏损面为30.19%。虽然2000年全年化纤业经济效益不错,但在第四季度已经显现颓势。因此在设备购买和投资方面必然减少。而同期进口设备却较多也影响了国内销售。
  纺机出口下降,进口增加
  据海关统计,2001年1~9月纺织机械累计出口额为17274.31万美元,比上年的同期19753.14万美元减少12.55%;累计进口额为164342.19万美元,比前年同期的115906.63万美元增长41.79%。
  从统计数据看,化纤机械出口减少74.02%,纺纱机械出口减少46.58%,针织机械出口减少2.04%,其他均为增长。纺纱机械产品出口的减少是导致2001年纺织机械产品出口出现下滑的主要原因。纺纱机械主要是棉纺设备,纺纱机械产品出口减少46.58%,绝对值是3483.99万美元。如果纺纱机械产品保持前年出口的水平,纺织机械产品的出口是增长态势。由此可见,我国纺织机械产品出口棉纺设备是主导产品,对整个纺织机械产品出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棉纺设备出口减少,纺织机械产品出口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印染和后整理设备首次超过纺纱机械产品,位列第一。需要指出的是,棉纺设备的出口下滑,反映了全球经济放缓,国际市场特别是国际纺织业市场的情况。
  从2000年初开始,纺织机械产品进口就持续增长。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纺机行业对纺织业进口纺机产品也显得心平气和。因为竞争的环境是在平等的条件下进行,自然会比出个高低。纺机行业心中的不平是竞争条件的差别。近两年的纺织机械产品进口,确实有这方面的问题,我们不能否认“国债项目”“双高一优”项目引进设备减免关税所带来的问题。这确实是不公平的竞争。因此,在分析纺织机械产品进口持续增长的同时,我们必须指出,如果在完全平等的竞争条件下,纺织机械产品进口的数量是不是还有这么多呢?
  从进口的主要产品看,增长幅度比较大的产品是气流纺纱机、自动络筒机、片梭织机和喷气织机等。从纺织机械产品进口的大致情况看,2001年1~9月,国内纺织机械市场的贸易额大致为270多亿人民币(纺机协会统计的数字约占全部生产量的80%,加上未统计在内的20%,国内生产约为141亿,进口为164342.19万美元),进口产品和国内产品平分秋色,约各占50%。这种情况和去年的市场份额相差不大。
  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近年纺织机械行业出现了一批新兴企业。这些企业或是老企业经过产权改造后,他们在经营机制,管理模式,产品研发和市场开发等方面都给纺织机械行业带来了新的朝气。
  在纺织机械产品中占半壁江山的棉纺织机械行业,外商直接或间接的投资已经开始迅速地抢占中国市场。前年北京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上,东台———马佐里的亮相引起行业内的不小震动,而目前特吕茨勒在上海青浦的独资企业已经开始动工兴建,加上国内已经站稳脚跟的苏拉公司、必佳乐公司等,都预示着国内纺织机械生产和国际纺织机械企业直接的、面对面的竞争局面即将开始。
□王树田

1  
阅读数量(47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