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中国纺织品出口陷“十面埋伏”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9日

明年元旦,全球纺织品配额将取消,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对此期待已久。但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十九日在此间举行的「中国纺织业如何迎战后配额时代」高峰论坛上提醒说,取消配额并不意味着中国纺织品全面进入自由贸易时代,除了配额之外,还有关税、绿色壁垒以及各种非关税影响全球纺织品贸易,全球纺织品市场格局也不会因此产生根本的、革命性的变化。
事实上,面对据说一个小镇所产袜子就够全世界人穿的中国,全世界都担心中国纺织品完全挤垮其它纺织出口国,因此在二○○五年配额取消之后,中国纺织品很可能面对其它贸易保护主义的限制。
利用利益集团制造矛盾
全程参与过乌拉圭回合纺织品谈判,现任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主任级国际贸易政策咨询员的李月印在论坛上概括预测,中国纺织品出口可能遭遇「十面埋伏」:
第一面:在有重大商业利益的产品方面,美国、欧盟和加拿大采取分化出口利益集团的做法,在不同利益集团间制造矛盾,对不同类型的出口国采取差别对待的歧视性做法。而且,几乎所有敏感类别的配额都没有按进程取消。
第二面:包括以「欧可纺织品标准100」为代表的生态标准,还有以「美式社会责任标准8000」为代表的劳工标准等形形色色的「新型贸易壁垒」绕过WTO的规则和纪律在最近不断出台;
第三面:世界贸易关税总协定1994规则和纪律中的市场准入、一般贸易政策问题得到日益强化,并遭到滥用。比如,欧盟修改现有的普惠制计划,美国对纺织品严加实施边境和海关「签证」制度、「特保」措施等;
第四面:矛盾出现转移,随一体化终结,「出口国多边协调机制」出现裂痕,反而增加了多哈发展回合的解决难度;
第五面:排他性区域或双边自贸安排方兴未艾,多边贸易体制遭到挑战;
第六面:发达进口国纺织业并没有停止「喘息」;
第七面:进出口国利益冲突加剧,各方不信任度太大;
第八面:中国政府和企业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政府咨询功能没有发挥,政策透明度不到位,行业协会作用不足,企业的发言权有限;
第九面:比较优势的丧失和人为成本的增加,主要的原因是资源能源的短缺、法律顾问费用昂贵及工资成本的压力;
第十面:中国国际化人才的匮乏、语言障碍和文化冲突明显。
用利益链反击保护主义
对此,龙永图表示赞同,他尤其指出,目前值得关注的是,由于纺织品配额取消,全球对中国等纺织品出口大国十分恐惧,并由此形成「中国纺织品出口会冲击全球纺织品市场」的「假想」。一些国家出于自身利益需要、人为炒作的负面心理影响远远高于实际影响,是中国纺织品出口面临的重大挑战。
对于今后可能会出现的滥用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对中国纺织品出口进行不合理排斥和打击的行为,龙永图鼓励中国纺织企业「不要怕」。他说,中国纺织品出口利益并不完全属于中国,同时还属于许多进口国的企业。事实上在整个利益链中,中国纺织品制造商只能拿到10%的利润,90%的利润都属于品牌拥有者、批发商、分销商、零售商等各个环节。
龙永图还指出,目前中国不仅是出口大国还是进口大国,每年要进口5000亿美元的产品,对中国纺织品出口滥用贸易保护主义的国家,同样也会在其它产品出口方面受到中国的有力反击。


1  
阅读数量(899)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