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纺织业机遇大于挑战—不利因素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9日

盘点2004:五大不利因素
有关部门预测2004年我国纺织和服装部门的总销售收入达13500亿元,同比增长30%;总利润达380亿元,上升5%。纺织工业的布料产值有望达300亿元,上升20%;服装产量将达550亿件,约为2003年的两倍。
据统计,今年1-10月,我国纺织和服装进出口总值为931.6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09%。
上市公司利润率继续下滑
纺织业上市公司(扣除最近3年上市的新股)主营业务收入持续增长,到今午3季度时,行业内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总额达到178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22%。
但上市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都处在下降的阶段,已有连续11个季度行业平均毛利率是17%,而今年前3个季度实际平均毛利率只有14%;连续11个季度行业平均净利率是5%,而今年前3个季度实际平均净利率只有3.7%,仅比同期银行存款利息高1个多百分点,反映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并不理想。
五大原因导致利润率下滑
出口退税率下调 2004年国家调整了出口退税率,纺织服装行业的税率也一律下调到了解13%,这下调的4个百分点对出口企业的毛利率产生了一定的压力,许多原来可以做的订单也只能放弃对行业收入水平和利润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棉花价格大幅波动 2003年棉花市场一场突然的抢购风暴让众多棉纺企业措手不得不高价收购棉花;造成企业大量资金被子占用,而且库存明显增大。然而,棉市再次让人而且棉价一路下滑,从年初的18000元/吨,跌至目前的11000元/吨。
虽然新棉的价格足够低,而企业却无实力来采购,因为消化棉花库存需要一定的时间,据了解,到今年10月份新棉采购旺季,还有50%的涉棉企业持有一个月以上的库存。
从行业内棉纺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利润率可以看到,前两年棉纺企业各个季度的毛利率都高于全行业的平均水平,今年以来却步步回落,,今年前3个季度的平均水平只有15%左右,远低于两年前近20%的毛利率。部分行业受曰家宏观调控及行业需求低迷的影响较大 今年上半年,,国家实施了宏观调控政策,其中涉及纺织服装大行业的包括纺织和化纤两个子行业。这对于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虽然有利,但也必然会造成短期行业经营业绩低厂预期的情况。
同时,由于国际毛纺、牛仔布等行业市场需求连续两年低迷,国内需求量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缩,导致这些行业的上市公司在不利的外部环境中苦苦挣扎。低迷的市场需求迫使企业只好让生产线闲置,这不仅使上市公司收入规模停滞不前,而且为争取订单所进行的打折让利活动更是削减了有限的利润总额。对纺织服装工业更是严重的打击。因为纺织产必须的蒸汽,从而无法完成热蒸定型等工序。在今年电力需求的高峰期,江浙一带许多纺织企业只能在“停三开四”的电力供应下,开机率严重不足。
为应对电力、蒸汽不足的局面,履行年初签订的出口订单,还有许多企业不得不高价自建热电生产车间。由于运输瓶颈突现,导致运输费用直线上升,原来只需0.35元/吨的运输费用,现在却涨到0.45元/吨左右;这部分上涨的费用直接导致企业的利润率下降。
出口市场摩擦不断 针对中国近两年来出口数量急剧增长的局面,以美国为代表的打压中国出口企业。仅2003年12月23日开始实施为期一年的对针织布、袍服和胸衣的三项特别保障措施,就把中国几十亿美元的 、产品挤压出局。
最近美国有关纺织协会还在提出将针织布的特别保障措施延长一年的申请,而且今年以来又对我国出口袜子采取了设限措施,并且还有棉制裤子等10种产品的设限申请正源源不断像阵阵寒风―样向我国纺织服装产业袭来,可以预期未来这样的贸易摩擦还将有增无减。
而且今年1―9月份全行业企业数增长13.19%,达到28718户,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加上上面提出到的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前期高价位购进原料以及能源成本上涨等因素,共同导致今年的盈利形势不如去年,亏损企业亏损总额大幅增长,达79.52亿元,增幅为25.87%。


1  
阅读数量(45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